正确答案: C

环境因素

题目:在影响行为的因素归类中,制度与法规属于()

解析:影响行为的因素可分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学习因素。环境因素又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因素。制度与法规属于社会环境因素。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对"本能行为"特征的阐述,正确的是()
  • 由人的生物性所决定

  • 解析:本能行为由人的生物性决定,是人类的最基本行为,其他特征均属于社会行为。

  • [单选题]一项针对肥胖的健康教育干预试验中,对观察对象在干预前后体育锻炼时间和强度变化的评估是()
  • 效应评价

  • 解析:因为效应评价是评估健康教育计划导致的目标人群相关行为及影响因素的变化,所以干预前、后体育锻炼时间和强度的变化评估属于效应评价。

  • [单选题]通过不断的学习、环境的影响,人类的行为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是指人类行为的()
  • 可塑性


  • [单选题]李某,女,20岁,非常害怕猫,见到猫就出汗,心跳加速,慌忙躲避,被诊断为恐惧症。医生采用放松技术与适当刺激相结合的方法,帮助李某逐渐由能够观看小猫,到接近小猫,到触摸小猫,这种循序渐进消除敏感行为的方式为()
  • 系统脱敏法

  • 解析:系统脱敏法是一种最常用的行为治疗方法,它应用"抗条件作用"原理以解除患者的与焦虑有联系的神经症等行为问题。系统脱敏法的基本原则是交互抑制,即在引发焦虑的刺激物出现的同时让患者作出抑制焦虑的反应,这种反应就会削弱、最终切断刺激物同焦虑反应间的联系。

  • [单选题]李某在体检中查出患有高血压,于是决定戒烟、戒酒,他的这种行为属于()
  • 戒除不良嗜好行为

  • 解析:戒除不良嗜好行为指自觉抵制、戒除不良嗜好的行为,如戒烟、不酗酒、不滥用药物等。

  • [单选题]住院教育的重点是()
  • 病房教育


  • [单选题]环境诊断的目的为()
  • 为确定干预的环境目标奠定基础

  • 解析:B为行为诊断的目的;C,D,E为行为诊断的任务

  • [单选题]人类适应行为的形成基础是()
  • 反射

  • 解析:反射为人类适应行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人类对紧张刺激作出的非特异性反应称为应激。

  • [单选题]目标人群某一疾病对自身易感性的认识属于()
  • 倾向因素

  • 解析:1.倾向因素指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愿望,或是诱发某种行为的因素,包括知识、信念、态度和价值观。 2.健康相关行为因素指干预前后目标人群健康相关行为是否发生改变、改变程度及各种变化在人群中的分布。 3.促成因素指使行为动机和意愿得以实现的因素,即实现或形成某行为所必需的技能、资源和社会条件,包括保健设施、医务人员、医疗费用、个人保健技术及相应的政策法规等。 4.强化因素指激励行为维持、发展或减弱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的支持、同伴的影响和领导、亲属以及保健人员的劝告等。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护理健康教育学题库 外科护理学题库 外科护理学题库 泌尿系统损伤患者的护理题库 组织沟通题库 冲突与协调题库 外科休克患者的护理题库 医院感染护理学绪论题库 骨与关节损伤患者的护理题库 骨科患者的一般护理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