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抑制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对NaCl的再吸收

题目:噻嗪类利尿药的利尿作用机制是()。

解析:噻嗪类利尿药利尿作用机制。噻嗪类利尿药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类口服利尿药和降压药。利尿作用机制是抑制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远曲小管开始部位)NaCl的再吸收,产生中等效能的利尿作用。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氯丙嗪作用机制为()。
  • 阻断D2样受体


  • [单选题]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属于()。
  • 洛伐他汀


  • [单选题]阿司匹林没有哪种作用()。
  • 高剂量时才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 [单选题]地高辛的t1/2=33h,按每日给予治疗量,问血药浓度何时达到稳态()。
  • 6天


  • [单选题]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可待因的镇咳作用比吗啡强


  • [单选题]毒性反应是指()。
  • 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不良反应


  • [单选题]药物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特点为()。
  • 为绝大多数药物的消除方式

  • 解析:一级消除动力学为恒比消除,消除半衰期是恒定的,是大多数药物消除的方式,消除速率与血浆中药物浓度成正比,血药浓度高,单位时间内消除药量越多,血药浓度降低,药物消除速度按比例下降。故本题答案是B,而A、C、D、E为干扰项。

  • [单选题]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是()。
  • 抑制TXA2生成

  • 解析:1.[考点]多巴胺的药理作用。多巴胺舒张肾血管和肠系膜血管,此作用与药物选择性激动血管平滑肌的多巴胺受体有关,使肾血管扩张,增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使尿量增多,可用于急性肾衰竭。2.[考点]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机制。阿司匹林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活性,实验证明血小板中前列腺素合成酶对阿司匹林的敏感性远较血管壁的前列腺素合成酶为高,因此小剂量阿司匹林使血小板内血栓素(TXA2)的生成减少,从而抗血栓形成。

  • 推荐下载科目: 感染性心内膜炎题库 口腔基础医学题库 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题库 肾小球疾病题库 生殖内分泌疾病题库 宫颈肿瘤题库 口腔预防医学题库 医务人员医学伦理素质的养成与行为规范题库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题库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