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 :C
格列齐特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2型糖尿病常用药物作用机制的了解。格列齐特为磺脲类药物,主要机制是促进胰岛素分泌,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为胰岛素增敏剂,二甲双胍有改善胰岛功能的作用,抑制肝糖生成,阿卡波糖的主要作用是延缓葡萄糖在肠道的吸收。
[单选题]下列实验室检查结果中,支持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是()。
正确答案 :D
骨髓中巨核细胞比例减低
解析:本题是测试考生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掌握情况。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甚至衰竭引起的贫血,骨髓中巨核细胞的比例减低(除骨髓穿刺技术未抽出的原因)代表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或衰竭,所以支持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是骨髓中巨核细胞比例减低。其余均不支持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时网织红细胞不会增多,而网织红细胞增多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另外,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和骨髓中非造血细胞比例应增高,而不是减低。
[单选题]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
正确答案 :D
肺孢子菌肺炎
解析: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肺孢子菌肺炎,70%~80%的患者可经历一次或多次肺孢子菌肺炎。
[单选题]女,56岁。右下颌下颈部肿痛5天,伴发热39℃,无寒战,难平卧。诊为急性蜂窝织炎,其最危险的后果是()。
正确答案 :E
引起呼吸困难、窒息
解析:因颈部解剖结构复杂,是头与胸、腹的枢纽,如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病情均十分严重,最危险的是炎症或脓肿形成,颈内压力增高、压迫气管。该患者不能平卧,说明气管已有受压,再加重极易引起呼吸困难、窒息,危及生命。
[单选题]类白血病样反应可见()。
正确答案 :
解析:这两题是测试考生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类白血病样反应等的实验室检查特点的掌握情况。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可见Ph染色体阳性;类白血病反应可见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酯积分增高,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应明显减低甚至为0。骨髓细胞内Auer小体见于急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或MDS-RAEB-T型;糖原染色阳性见于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红白血病;非特异性酯酶阳性,可被氟化钠抑制见于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单选题]乙肝()。
正确答案 :A
传播途径主要为血液、母婴等途径传播
解析:考生对某些传染病传播途径的掌握情况。乙型肝炎主要经血液、母婴等途径传播。
[单选题]桥本甲状腺炎是()。
正确答案 :A
自身免疫性疾病
解析:桥本病即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它与Graves病相似,同属自身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
[单选题]男,55岁。腹胀、少尿1年,曾诊断为乙肝肝硬化,未系统治疗。近1日呕血2次,呕吐物为暗红色,量约500ml,排黑便1次,约100g,感头晕、心悸,于县医院急诊就诊。既往有冠心病病史2年,间断口服药物治疗。查体:血压80/50mmHg,神志清,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心率108次/分,律齐。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未触及,脾肋下2cm,腹水征(+),肠鸣音活跃。按常规积极治疗6小时后,患者血红蛋白继续下降,血压波动在80/50~70/40mmHg之间,下一步应采取的措施是()。
正确答案 :C
三腔管压迫止血
[单选题]女,30岁。5年前右颈部触及蚕豆大小的肿块,无不适,近半年来增大明显且有声嘶。检查:甲状腺右叶肿块直径3cm,随吞咽活动,无压痛,质硬,左叶不大。B超示右甲状腺单结节,边界欠清,内有强光点,右颈淋巴结肿大。测血T3、T4、TSH值正常,TPOAb不高。如果上述检查方法仍不能明确诊断,则应采用的处理措施是()。
正确答案 :D
右侧甲状腺加峡部切除、病理检查
[单选题]男,36岁。被火焰烧伤2小时,估计深Ⅱ度面积15%,Ⅲ度面积25%,患者入院经清创、抗休克治疗,病情稳定。在焦痂处理过程中,患者突发寒战、体温39.8℃,高热不退3天,伴谵妄,尿少色清,白细胞计数升高,其并发症是()。
正确答案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