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甲型肝炎
题目:20岁男性,喜食毛蚶,1周前突然发病,有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腻,肝区疼痛,尿色渐加深至浓茶状。实验室检查抗HAV阳性。近日体温降低,巩膜和皮肤出现黄疸,最可能的印象诊断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是()。
芽胞
[单选题]白喉棒状杆菌具有()。
异染颗粒
[单选题]某患者因发热而入院,疑患伤寒。肥达反应结果是TO1:160.TH1:320,PA1:40,PB1:40,试问此患可能是()。
伤寒感染期
[单选题]衣原体不同于其他细菌的性状是()。
专性细胞内寄生
[单选题]不能经虫媒传播感染的病毒是()。
狂犬病病毒
[单选题]乙型肝炎病毒常发生()。
隐性感染
解析:3.乙型肝炎病毒常发生隐性感染,即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常发生潜伏感染,即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免疫功能减弱可诱发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度活动,生长繁殖,沿周围神经波及皮肤,发生带状疱疹。人免疫缺陷病毒常发生慢发病毒感染,即经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有很长的潜伏期,此时机体无症状,也分离不出病毒,以后出现慢性、进行性疾病,常导致死亡。
[单选题]与淋巴瘤发生相关的是()。
EB病毒
解析:1964年Epstein等首先从非洲儿童Bukitt淋巴瘤组织传代培养中分离得Epstein-Barr(EB)病毒后,这种DNA疱疹型可引起人类B淋巴细胞恶变而致Bukitt淋巴瘤。70年代后期,美国Gallo和日本Yo-shida发现逆录病毒与淋巴瘤发病有密切关系。1976年日本发现成人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有明显的家族集中趋势,且呈季节性和地区性流行。HTLV-Ⅰ被证明是这类T细胞淋巴瘤的病因。另一逆转录病毒HTLV-Ⅱ近来被认为与T细胞皮肤淋巴瘤-蕈样肉芽肿的发病有关。
[单选题]感染可引起巨细胞包涵体病的病原体是()。
CMV
[单选题]关于狂犬病病毒的特点,哪项错误()。
狂犬咬伤后100%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