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在存在商业折扣的情况下,企业应收账款入账金额应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实际售价确认。(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4年实际已交纳税金情况如下:增值税1700万元,消费税1300万元,耕地占用税160万元,车船税1万元,印花税3万元,所得税240万元。上述各项税金应记入"应交税费"科目借方的金额是( )万元。
3241
解析: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不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应记入"应交税费"科目借方的金额=1700+1300+1+240=3241(万元)。
[单选题]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所得税税率为25%。该企业2013年度有关资料如下:
(1)本年度内发出产品50000件,其中对外销售45000件,其余为在建工程领用。该产品销售成本每件为12元,销售价格每件为20元。
(2)本年度内计入投资收益的债券利息收入为30000元,其中,国债利息收入为2500元。
(3)本年度内发生管理费用50000元,其中,业务招待费20000元。按税法规定可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为10000元。
(4)本年度内获得政府补助收入3000元,用于补偿已经发生的费用,按税法规定应交纳所得税。
(5)假定不考虑递延所得税。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2)小题。(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政府补助收入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解析:(1)在建工程领用本企业生产的产品,产品没有离开核算主体,不应确认收入,选项A错误;投资收益在利润表"营业利润"项目前列示,影响营业利润,选项B错误;政府补助收入应计入营业外收入,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2)营业利润=45000×20-45000×12+30000-50000=340000(元),选项A正确;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340000+3000=343000(元),选项B正确;所得税费用=本年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343000-2500+(20000-10000)]×25%=87625(元),选项C正确;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343000-87625=255375(元),选项D正确。
[多选题]关于适用法的效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依法对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作变通规定的,在本自治地方适用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规定
同一机关制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特别规定与一般规定不一致的,适用特别规定
下位法与上位法冲突时,以上位法为据,不再适用下位法
解析: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单选题]纳税人经营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其税率运用正确的是( )。
将不同税率消费品组成套装销售,从高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解析:消费税纳税人兼营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未分别核算各自销售额的,计算应纳税额时从高适用税率。将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组成套装销售,无论是否分别核算,均应从高适用税率计算应纳消费税。
[单选题]某企业将自产的一批应税消费品用于厂房建造。该批消费品成本为750万元,计税价格为1250万元,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消费税税率为10%。计入在建工程成本的金额为( )万元。
1087.5
解析:企业将自产产品用于在建工程,应按照产品成本进行结转,不确认收入,但是按照税法的规定应视同销售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将增值税计入在建工程成本。由于该产品为应税消费品,还需要计算消费税,消费税也应该计入在建工程成本。因此计入在建工程成本的金额=750+1250×17%+1250×10%=1087.5(万元)。
[多选题]对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下列各项中不需要转出其增值税进项税额的有( )。
用于职工福利的自制产成品负担的进项税额
用于对外投资的自制产成品负担的进项税额
用于自建厂房的外购生产用原材料负担的进项税额
解析:企业将自制产成品用于职工福利或用于对外投资,应视同对外销售处理,计算应交增值税,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长期股权投资"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