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三者均不可
题目:烧伤休克期,如果病人中心静脉压很高,尿量很少,应多补充()
解析:烧伤休克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休克期出现血压低、尿少,表明患者处于严重低血容量状态,胶体溶液较其他两种液体能更有效地维持血浆容量。30%面积烧伤患者为中等程度烧伤。休克期可采取单纯口服补液或静脉补充晶体即可。若30%均为深度烧伤,则补充晶体、胶体、葡萄糖溶液均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男性,50岁,遭车祸时左季肋部撞伤致脾破裂。血压11/8kPa(80/60mmHg),脉搏120次/分,表情淡漠,口渴,肤色苍白。估计出血量达()
800~1600ml
[单选题]中心静脉压与补液关系提示容量血管过度收缩的是()
中心静脉压高,血压正常
[单选题]休克抑制期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
微动脉及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张,毛细血管后的小静脉处在收缩期
解析:休克的病理变化主要为微循环收缩期、微循环扩张期、微循环衰竭期,具体表现为:①微循环收缩期:由于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兴奋交感一肾上腺髓质系统,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外周血管包括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强烈收缩,血液经动静脉短路和直接通路回流心脏,代偿性增加生命器官的供血,而真毛细血管网血流大大减少,使全身大多数的组织缺氧;②微循环扩张期:由于组织细胞缺氧,乳酸增多,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麻痹扩张,而小静脉仍处收缩状态,真毛细血管网瘀血,静脉压增高,血浆外渗、血液浓缩、血流缓慢;③微循环衰竭期:随着血流缓慢和酸中毒加重,毛细血管内血液黏稠度不断增加,血细胞和血小板凝集,微血栓形成,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凝血过程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激活了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广泛出血。
[单选题]男性,72岁,患绞窄性肠梗阻,体温骤升至4℃,寒战,血压12.1/10.1kPa(95/76InmHg)。下列病人存在()
感染性休克
[单选题]男性,23岁。双下肢挤压伤,神志尚清楚,表情淡漠,很口渴,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搏112次/分,血压12/9.33kPa(90/70mmHg),中心静脉压0.39kPa(4cmH2O)。毛细血管充盈迟缓。血pH值为7.32。
[单选题]男性,25岁,因被人用刀刺伤背部,伤口流血,2小时后抬入医院。体查:神志淡漠,口渴,皮肤苍白,稍冷,脉搏110次/分,收缩压90~70mmHg,脉压小,表浅静脉塌陷,尿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