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炭疽

题目:在我国,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

解析: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炭疽。B、C、D为丙类传染病。E为甲类传染病。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发生于显性感染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病原携带者称为()
  • 潜伏期携带者


  • [单选题]男性,40岁,体检抗HEV-IgM阳性,无任何症状、体征,肝功能正常,考虑()
  • 隐性感染


  • [单选题]防止传染病扩散,保护易感人群,效果最好的免疫预防措施是注射()
  • 减毒活疫苗或活菌苗

  • 解析:保护易感人群,通常采用的预防接种措施有:①人工被动免疫,即将含有特异性抗体的人或动物血清做免疫制剂,注射于易感者,预防感染。常用制剂有人血或胎盘血制成的丙种球蛋白,特异性高价免疫丙种球蛋白及抗毒素(动物血清)等。被动免疫注射后即生效,但持续时间仅2~4周,一般应于接触后在潜伏期早期使用,可有完全或部分保护作用,通常用于麻疹或甲型肝炎。抗毒素(如破伤风、白喉抗毒素等)仅在急需情况下作预防,用前应做好皮试。被动免疫是一项应急措施,接触后使用愈早效果愈好。但对潜伏期长的传染病则因被动免疫制剂有效作用时间短,过早应用不一定达到预防目的。②主动免疫,即接种生物制品(疫苗)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于注射后1~4周开始出现,持续数日到数年不等。常用制剂有:减毒活菌(疫)苗,是选用免疫原性强,但无毒或毒力弱的活菌株或活毒株经人血培养后制成,如卡介苗、牛痘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此种疫苗接种量少,接种次数少,免疫效果好而持久。灭活菌(疫)苗是选用免疫原性强的菌种或病毒培养物,经灭活处理后制成,如百日咳菌苗,流脑菌苗,狂犬病疫苗等。此种疫苗抗原性弱,接种量大,需多次接种,免疫效果差,免疫期短,此外将细菌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变成无毒而保留其抗原性的制剂,称为类毒素如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亦有免疫预防作用。

  • [单选题]女,28岁,发热一周,伴头痛、呕吐、出汗。体查:T38.5℃,皮肤黏膜无出血点,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检查:压力250mmH2O,WBC450×106/L,多核0.75,单核0.25,蛋白2.0g/L,氯化物99mmol/L,糖2.3mmol/L。及时确诊有赖于()
  • 脑脊液沉淀涂片革兰染色,抗酸染色检查

  • 解析:根据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发热伴头痛、呕吐、出汗。体检脑膜刺激征阳性),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数增高,蛋白增高,糖和氯化物降低),本病例的临床诊断考虑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为确定病原体,应进行脑脊液沉淀涂片:革兰染色以确定细菌性感染,抗酸染色检查可排除结核杆菌感染。

  • [单选题]男,16岁,学生,持续畏寒、发热10天,神志不清1天。体查:T40.5℃,BP49/37mmHg,右侧腹股沟可扪及数个蚕豆大小的淋巴结、质中、有压痛,右侧臀部可见5cm×6cm大小肿块,局部有红、肿、热、压痛,无波动感,血象:WBC22.0×109/L,N0.92,L0.08。病前1周打篮球时右足趾有刺伤史。本例最可能的致病原是()
  • 革兰阳性球菌

  • 解析:本例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病前有外伤史),临床表现(畏寒、发热,神志不清;体查:低血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有压痛,皮肤肿块,局部有红、肿、热、压痛),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为主),初步考虑为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多常见于化脓性细菌感染,病前一般情况大多良好,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往往升高不明显甚至减少,病前患者一般情况多较差。

  • [单选题]不属于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是()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单选题]男性,18岁。腹痛、腹泻2d,大便日7~8次,有粘冻,量少,伴里急后重感。化验:大便光镜检WBC20~30/HP,RBC5~10/HP,巨噬细胞0~2/HP。()
  • A.左下腹压痛,体温38℃B.右下腹压痛,体温37.5℃C.右上腹压痛,体温38.5℃D.中上腹压痛,体温37.8℃E.全腹无压痛,体温36.2℃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病毒感染题库 传染病概论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