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注重了学生发展的主体性
题目:李老师坚持写"作业札记",其中记录了学生做作业过程中的一些有趣的、特殊的现象,并据此分析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然后再将自己的判断结果作为设计、布置、批改和反馈作业的重要依据。从学生观的角度分析,该教师的做法( )。
解析:"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李老师坚持写"作业札记",并据此设计、布置、批改和反馈作业,可见李老师的教育活动皆是以学生为出发点,是注重学生发展的主体性需求的表现。故本题选C。考点点拨:本题考查"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把学生看作独立的人、发展中的人、独特的人。学生是独立的人表现在: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学生是发展的人表现在:学生的发展具有规律性,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独特的人表现在: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本题选项中只有A、C两项属于学生观。题干中的李老师并不是依据每个学生的差异进行不同的作业设计、布置、批改和反馈,所以本题并没有体现出李老师注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日常生活中,学会骑自行车会对学习骑三轮车产生消极的影响,这种迁移现象称为( )。
负迁移
解析: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负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据此可知题干所述迁移现象为负迁移。
[单选题]把握问题的本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的过程,就是( )。
明确问题
解析: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是发现问题一理解问题一提出假设一检验假设。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本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理解问题主要是确定问题究竟是什么,并尽可能地达到对整个问题的准确理解,即明确问题。
[单选题]历史课上,教师讲到"楚汉战争"中项羽自杀时,一个学生突然说道:"项羽真是大傻瓜!"此时教师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解析:"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无准备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果断的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是教师教育机智的表现。遇到课堂突发事件,老师首先要冷静,然后本着教育性的原则来处理,将突发问题转化成有利于课堂的因素。批评会耗费更多的课堂时间,忽视则会由于没有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产生不好的影响,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故选C。
[单选题]把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称为( )。
精细加工策略
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把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和复述策略结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记忆效果。
[单选题]自我效能理论是( )提出的。
班杜拉
解析:自我效能理论一社会学习理论是创始人班杜拉从社会学习的观点出发,在1982年提出的,用以解释在特殊情景下动机产生的原因。
[单选题]学校邀请专家来做教育理念辅导报告,李老师拒绝参加,他说:"学那些理念没有用处,把自己的课上好才是老师的看家本领。"李老师的说法( )。
不正确,教师应该不断提高理论素养
解析: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结构强调,教师要拥有一定教育理念。教师应该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积极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养。题目中,李老师的言论是不正确。故选择A。
[单选题]学习成绩一般的小丽在县舞蹈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班会上,班主任吴老师表扬了她"一花一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这表明吴老师关注( )。
学生的个性发展
解析:小丽在县舞蹈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吴老师针对她舞蹈好进行表扬是看到了她的优点,是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表现。
[单选题]"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下列哪种品质的表现( )。
灵活性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思维的品质。思维的灵活性反映了思维随机应变的程度,指善于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机智灵活地考虑问题,应付变化。"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正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故选择C。A选项,思维的广阔性即思维的广度,是指思路广泛,善于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系,全面细致地思考和分析问题。B选项,思维的独立性是指善于独立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D选项,思维的逻辑性反映了思维的条理性,是指考虑和解决问题时思路清晰,条理清楚,严格遵循逻辑规律。思维的逻辑性是思维品质的中心环节,是所有思维品质的集中体现。
[多选题]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写通常采用( )。
直线式
螺旋式
解析: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编写通常采用直线式和螺旋式两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