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小薇在课堂上总是默默无言,陈老师给她写道:"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个聪明文静的孩子。每一次作业,你总是那么认真;每一节课上,你是那么专心。什么时候,能让老师听到你甜美的声音呢?"关于陈老师的作法,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陈老师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
解析:素质教育理念强调,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制度,强调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老师只采用了评语的评价方式,这是定性的评价,没有具体的分值,所以选择D。
[单选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下列选项中,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取得联系的学生行为是( )。
正确答案 :B
多日旷课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条规定,中小学生旷课的,学校应当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取得联系。未成年人擅自外出夜不归宿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其所在的寄宿制学校应当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故选择B。
[单选题]注重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能力的课程是( )。
正确答案 :D
研究型课程
解析:研究型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注重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与能力。
[单选题]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核心是( )。
正确答案 :B
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
解析:新课程下的教学改革要达到的效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提高质量,另一方面是个性化的。新课程改革中所追求的"高质量"是一种对每个人的高质量发展的追求,要求每个人都要成为一个对自己满意的人。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故选择B。A选项,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一般在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的教学中运用得较多。C选项,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D选项,实现个性化的教学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包括,教学要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宗旨以及教学本身要实现个性化。
[单选题]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D
教师只是知识的使用者而非知识的生产者
解析:新课改强调教师不但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者和使用者,更应该做一名反思者和研究者,积极反思教学问题,提升教学能力,开发课程,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故选择D。
[单选题]看到一面红旗,人们立刻能认识它,这种心理活动主要是( )。
正确答案 :D
知觉
解析:人们看到一面红旗,就能认识它,这是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单选题]某学生对数学很感兴趣,因而对该学科学习的注意力保持时间较长,这种注意被称为( )。
正确答案 :B
有意注意
解析:学习数学是有目的性的,需要意志努力的,而且是由兴趣导致注意的持续性长,所以这种注意属于有意注意。
[单选题]教师通过清楚而细致地演算例题来帮助学生形成智力技能的阶段属于( )。
正确答案 :A
原型定向
解析:A选项原型定向是指学习操作性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做什么和怎么做,比如数学老师要把解题的过程明确的给学生讲清楚,让学生知道解题的步骤。B选项原型模仿不属于心智技能形成的过程。C项原型操作是指通过原型操作把心智技能实践出来,其实就是一个学习后去实践的过程,比如数学老师让学生自己去做题。D项原型内化是指实践之后就会把原来外显的一些形式变成头脑里内潜的东西,比如学生在做完题后,就把整个过程由原来看老师的过程变成自己头脑里内在的东西了,这时就真正掌握了。
[单选题]( )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正确答案 :A
德育目标
解析:德育目标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德育工作的预期结果,德育方法是为实现德育目标服务的,所以选择德育方法,首先要考虑德育目标的要求。故选择A。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