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男性,22岁。反复发作性喘息、咳嗽4年。每年春季发作,可自行缓解。1天前再次发作,症状持续加重。查体:双肺广泛哮鸣音,心率98次/分,律齐,无杂音。

解析:1.患者年轻男性,发作性喘息、咳嗽病史,好发于春季,可自行缓解。查体:双肺广泛哮鸣音,考虑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2.哮喘严重发作时可有缺氧,PaO降低,过度通气又可使PaCO下降。若重症哮喘,病情进一步发展,气道阻塞严重,可有缺氧及PaCO潴留,因此严重程度可由血气分析得知。3.治疗上应首先选择支气管舒张药,如β受体激动剂。4.沙丁胺醇属于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异丙托溴铵为抗胆碱能药,盐酸氨溴索为化痰药,布地奈德及氟替卡松为糖皮质激素。5.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主要通过激动呼吸道的β受体,激活腺苷环化酶,使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增加,游离钙减少,从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男性患者,68岁,慢性咳嗽咳痰20年,活动后气短伴双下肢水肿5年,近一周上述症状加重伴有发热,查体:神志清楚,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桶状胸,两下肺可闻及湿啰音,双下肢水肿。血常规示:WBC11×109/1,中性粒细胞86%。
  • 解析:1.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初步考虑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气肿,肺心病,肺功能是诊断COPD的金标准。胸部X线除肺部基础疾病、急性肺部感染特征外,尚有肺动脉高压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可出现右心室增厚、肺动脉干增大等表现,有助于肺心病的诊断。血气分析可明确低氧血症及呼吸衰竭类型。 2.COPD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肺功能表现为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FVC<70%,FEV<80%预计值,主要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肺总量,功能残气量和残气量增高,肺活量减低,由于肺总量增加不及残气量增加明显,所以残气量/肺总量增加,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弥散功能障碍,一氧化碳弥散量降低。3.无创呼吸机应在吸氧状态下将面罩或接口器连接,先摆好位置和调节好头带的松紧,然后连接呼吸机管道。另一种方法是先用CPAP模式,在低压水平下连接,调整好位置后,再调节治疗的模式和参数。不能在较高的吸气压力参数下将呼吸机管道与面罩连接后再接到患者。 4.通气模式PSV和CPAP只有在患者有自主呼吸条件下才可选用。SIMV预设的指令呼吸在患者触发后给予,没有自主呼吸时按预设频率主动给予。

  • [多选题]患者女性,50岁,因乏力、低热3个月,咳嗽,胸闷2周来诊,查体:T37.8℃,双侧锁骨上窝可扪及黄豆大小肿大淋巴结,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胸部CT示:双肺散在小结节影,双肺门淋巴结肿大。
  • 解析:1.结节病是一种多器官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常侵犯肺、双侧肺门淋巴结。肺结核病时可引起淋巴结结核。肺癌可转移至肺门淋巴结,多是单侧淋巴结肿大。硅沉着病的基本病变是肺及肺门淋巴结内矽结节形成和肺间质弥漫性纤维化。2.结节病患者BALF的细胞总数(主要是肺巨噬细胞)增加,在细胞分类计数中淋巴细胞百分比增高,主要是CD4T淋巴细胞增多,CD8T淋巴细胞减少,CD4/CD8比值增高。3.结节病患者活动期可出现血沉快,血清球蛋白、血钙、C反应蛋白升高,部分患者白细胞减少,约2/3患者PPD试验呈阴性或弱阳性,肺功能早期无变化,随病情进展可出现限制性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障碍,上呼吸道受累还可引起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从而产生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4.结节病患者当累及重要器官以及高钙血症、有症状的Ⅱ期和Ⅲ期可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首选口服激素治疗,当糖皮质激素无效可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和细胞毒性药物。对于病情稳定,无症状且肺功能正常的Ⅰ期、Ⅱ期患者无需立即治疗。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儿科题库 心血管科题库 急诊科题库 中医妇科题库 心电科题库 中医外科题库 内分泌科题库 呼吸科题库 消化科题库 风湿病科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