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城市地理位置类型划分中大、中、小位置,是从()来考察城市地理位置。
  • 正确答案 :C
  • 不同空间尺度

  • 解析:大、中、小位置是从不同空间尺度来考察城市地理位置。大位置是城市对较大范围的事物的相对关系,是从小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的。而小位置是城市对其所在城址及附近事物的相对关系,是从大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的。介于二者之间的是中位置。

  • [单选题]最小需要量法是1960年厄尔曼和达西提出的()的方法。
  • 正确答案 :C
  • 划分基本/非基本部分

  • 解析:最小需要量法是1960年厄尔曼和达西提出的划分基本/非基本部分的方法。它和区位商法、正常城市法的不同在于:一是他们认为城市经济的存在对各部门的需要有一个最小劳动力的比例,这个比例近似于城市本身的服务需求,一个城市超过这个最小需要比例的部分近似于城市的基本部分;二是把城市分成规模组,分别找出每一规模组城市中各部门的最小职工比重,以这个比重值作为这一规模组所有城市对该部门的最小需要量。一城市某部门实际职工比重与最小需要量之间的差,即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把城市各部门的基本部分加起来,得到整个城市的基本部分。

  • [单选题]赖利1931年根据牛顿力学中万有引力的理论,提出()。
  • 正确答案 :B
  • 零售引力规律

  • 解析:赖利1931年根据牛顿力学中万有引力的理论,提出零售引力规律。根据这个规律,一个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与它的规模成正比,与离它的距离成反比。

  • [单选题]下面属于等级扩散的例子是()。
  • 正确答案 :D
  • 某些新思想、新技术逐级向下扩散

  • 解析:城市对周围农村的影响是传染扩散,它是渐进、连续的过程;城市化的近域推进,就建成区的向外扩张而言,是扩张型扩散;而就人口的重新分布而言,具有重新区位型扩散的特点。移民过程是重新区位扩散的典型例子。某些新思想、新技术逐级向下扩散,是等级扩散。

  • [单选题]在经济增长的原理中,对供给基础理论来说,()提出的“循环累积因果原则”是供给基础理论的代表。
  • 正确答案 :A
  • 缪尔德尔


  • [单选题]城市与区域一体化发展是一种广泛而复杂的地域过程,不同区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表现内容。一般而言,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内容组成。其中()是城市与区域一体化的基础。
  • 正确答案 :A
  • 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


  • [单选题]1913年()通过对实际城市人口资料分析,最早发现城市规模和位序的乘积为常数。
  • 正确答案 :B
  • 奥尔巴克


  • [单选题]在城市边缘区结构中,C·伯里安特具体划分城乡连续带为四个带,并阐明其与城市的关系。其中()表示自然景观受城市的影响小,但已有非农业人口和非农业用地存在,可以感受到城市的影响。
  • 正确答案 :C
  • 城市阴影区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第一章建筑学题库 第二章城市交通题库 第五章城市经济学题库 第三章城市市政公用设施题库 第四章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题库 城镇监察管理题库 第六章城市地理学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