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西安事变
题目:2016年是以下哪一个事变"80周年"?( )
解析: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是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的历史事件。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在1931年,四一二事变发生在1927年。故选择A。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应发生哪些转变?(4分)
[单选题]教师王某在课堂上使用方言而不是普通话教学,王某的教学行为( )。
不合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教师使用方言,违反了该法条,故选择C。
[单选题]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1986年
解析: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故选择C。
[单选题]西方奴隶社会曾为培养武士而设立的教育体系是( )。
斯巴达教育
解析:西方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一一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前者重视培养骁勇的军人、武士,教育几乎完全是军事体操教育,后者重视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教育内容包括政治、哲学、艺术、文学、体操等许多方面。西方封建社会的两种教育体系一一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前者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但各科都贯穿神学:后者培养封建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单选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反映的情绪状态是( )。
心境
解析: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反映的情绪状态是心境。
[单选题]在对道德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进行评判时,小明认为海因茨偷药会被警察抓起来,所以他不应该偷药。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明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 )。
前习俗水平
解析: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中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和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其中,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小明为了避免受到惩罚而认为不该偷药,说明其处于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
[单选题]小明在学习“三角形”这一概念时,联系之前学过的“角”的概念弄清楚三角形的意义,最后将它纳入自己的知识系统,保留在记忆中。这种记忆方法属于( )。
意义识记
解析: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识记可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无意识记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运用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和意志努力的识记。有意识记是有明确的目的,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在识记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和识记方法的不同,识记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是只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以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如对无意义音节、地名、人名、历史年代的识记。意义识记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所进行的识记,它是学生识记的主要形式。题干中小明的记忆属于意义识记。
[多选题]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作用都是降低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多选题]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简述美术鉴赏的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