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泪滴形红细胞

题目:男性,60岁,乏力伴右上腹胀半年。体检:脾肋下4cm。检验:血红蛋白98g/L,血小板327×109/L,白细胞36×109/L,白细胞分类:中性成熟粒细胞45%、嗜碱性粒细胞2%、幼粒细胞9%、淋巴细胞33%、单核细胞1%,幼红细胞10%,粒细胞形态正常,NAP积分180分。血涂片中出现何种异常红细胞对诊断本病有重要意义()

解析:本病可诊断为骨髓纤维化。骨髓纤维化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临床特征有贫血和脾大,血象出现幼稚红细胞和幼稚粒细胞,并有不同程度的骨髓纤维化及髓外造血等。血象:①红细胞:一般为中度贫血,晚期或伴溶血时可出现严重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如有明显出血时,可为低色素性,也可有大细胞性。网织红细胞一般在3%以上,血涂片中可见有核红细胞,多为中、晚幼红细胞,大小不均,可见嗜碱性点彩和多染性红细胞及泪滴红细胞。②白细胞:多数正常或中度增高,少数病例可达100×109/L,大多为成熟中性粒细胞,也可见中、晚幼粒细胞,偶见原始粒细胞。嗜酸和嗜碱性粒细胞也有增多。③血小板:约1/3病例增多,晚期减少,形态可有异常,如巨型血小板甚为常见。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原粒与原红鉴别,不符合原粒特征的是()
  • 胞质染深蓝色,常有突起及核周游染区


  • [单选题]再生障碍性贫血与下列哪些关系不显著()
  • 饮食习惯因素

  •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①放射因素:如放射线及放射性物质。②化学因素:化学物质及抗癌药物、氯霉素、磺胺类药、保泰松、抗癫痫药。③生物因素:某些疾病造成如伤寒、传染性肝炎、病毒感染等。④其他因素:体质因素,如范可尼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

  • [单选题]cAMP与血小板聚集之间的关系,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cAMP减低,促进血小板聚集

  • 解析:血小板膜受体异常:患者血小板膜α-肾上腺素能受体及PGD2受体减少或缺如,致使cAMP生成减少,血小板聚集活性可以增强。

  • [单选题]淋巴结肿大不可见于()
  • 溶血性贫血

  • 解析:恶性组织细胞病概述。戈谢病在临床有贫血伴肝脾肿大,恶性组织细胞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急性白血病在临床亦可见淋巴结肿大。

  • [单选题]下列哪项说法符合纤溶理论()
  •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


  • [单选题]某原始细胞的胞体大,可见瘤状突起,核染色质颗粒状,可见明显的核仁,胞质深蓝色,无颗粒。此特征符合()
  • 原始红细胞

  • 解析:原始红细胞最主要的特点是可见瘤状突起、明显核仁、胞浆中无颗粒,深蓝色;原始淋巴细胞和原始粒细胞较难区分,原始单核细胞胞体不规则,细胞核可不规则折叠、扭曲,胞质呈淡蓝或灰蓝色,可见空泡;原始浆细胞胞体与原始红细胞类似,但胞质丰富,可有空泡和核旁淡染区。

  • [单选题]中幼红细胞的胞浆呈嗜多色性的原因是()
  • 血红蛋白合成逐渐增多,RNA逐渐减少


  • [单选题]女性,35岁,左上腹胀伴纳差,消瘦乏力两个月。有轻度贫血貌,胸骨轻度压痛,脾肋下4cm。白细胞250×109/L,分类中有较多中晚幼粒细胞。骨髓检查符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骨髓象改变。

  • [单选题]男性,65岁。手脚麻木伴头晕三个月,并时常有鼻出血。体检:脾肋下3.0cm,肝肋下1.5cm。检验:血红蛋白量150g/L,血小板数1100×106/L,白细胞数21×109/L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的检查题库 临床血液学题库 病理学题库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综合练习题库 临床化学常用分析技术题库 内分泌疾病的检查题库 肾功能及早期肾损伤的检查题库 诊断酶题库 体液平衡紊乱及其检查题库 治疗药物监测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