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合适,不需调整
题目:一位患者戴上+1.50DS下加光的矫正眼镜后,最近能在眼前25cm看清报纸上的小字,最远能在眼前67cm看清报纸上的小字,考虑到他习惯的工作距离为35cm,其下加光是否合适,应如何调整()
解析:患者调节近点为25cm,对应调节需求为+4.00D,下加光为+1.50D,故患者自身的调节力为+2.50D,若患者看近舒适,最多使用调节力的一半,即+1.25D,加上下加光+1.50D,总共为+2.75D,1/2.75=0.36,即在35cm的时候看得较舒服,也就是患者的习惯工作距离35cm。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屈光不正的配镜原则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老花眼配镜的原则是最高的镜度达到最佳的视力
解析:老花眼是以适当的镜度达到最佳的视力,使视近时保留一半的调节力作为储备。
[单选题]某32岁男性患者主诉视近阅读容易疲劳,查体结果如下:双眼屈光度均为-2.00D,交替遮盖示视远隐斜度为-6△,视近隐斜度为-16△。则该患者应诊断为哪种双眼视觉功能异常()
集合不足
解析:患者视远外隐斜,看近更高度外隐斜,应诊断为"集合不足"型双眼视觉功能异常。
[单选题]某32岁男性患者主诉视近阅读容易疲劳,阅读容易出现"复视"现象。查体结果如下:双眼屈光度均为-2.00D,交替遮盖示视远隐斜度为-2△,视近隐斜度为-4△,调节幅度为7D,则该患者的可能诊断为()
融像性聚散障碍
解析:该患者视远、视近隐斜基本正常而且相差不大,可以排除集合功能障碍,其为轻度近视患者,调节功能尚好,也可以排除调节功能障碍,故应选D。
[单选题]某38岁女性患者主诉:“长时间视近后视远难以聚焦”,则以下哪项处理最为恰当()
屈光检查后作蝴蝶镜检查
解析:从患者主诉可以判断其为调节灵敏度下降,故应在完全矫正屈光不正后行调节灵敏度检查,常用的方法是蝴蝶镜检查。
[单选题]下列关于角膜塑形镜的描述,错误的是()
不能睡眠时佩戴
解析:该题是关于角膜塑形镜的基础理论题,角膜塑形镜可以晚上睡眠时佩戴,白天可获得清晰的视力,其余选项均正确。
[单选题]请将+1.00DS/+2.00DC×90根据透镜的光学恒等变换原则转换成另外一种球柱联合形式()
+3.00DS/-2.00DC×180
解析:透镜的光学恒等交换原则遵循以下原则:①原球面与柱面的代数和为新球镜;②将原柱面的符号改交为新柱面;③新轴与原轴垂直。
[单选题]角膜瓣下异物存留的原因与下列哪一项无关()
术后早期患者用力揉眼
解析:术后早期患者用力揉眼可以导致角膜瓣移位,一般不会引起角膜瓣下异物存留,而手术过程中的异物碎屑如果在手术中不能彻底冲洗干净,则易引起异物存留。
[单选题]高度远视眼易出现()
以上都对
[多选题]关于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调节主要是晶状体前表面曲率增加而使眼的屈光力增强
看近时,晶状体悬韧带松弛
调节力相当于焦距米数的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