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题目:一例心动过速患者心率200次/分,节律规则,压迫颈动脉窦后心率突然减少到78次/分,最可能考虑为()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女,58岁。反复心前区疼痛,常在休息或清晨时发作,持续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含服硝酸甘油10分钟可缓解。疼痛发作时,心电图胸前导联ST段抬高,运动负荷试验阴性,其诊断为()
  • 变异型心绞痛

  • 解析:本题为鉴别诊断题。本例心绞痛常在休息或清晨发作,发作时胸前导联ST段抬高,运动负荷试验阴性,符合变异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所致,心绞痛发生在休息时,发作有定时,多在半夜或凌晨,伴心电图相关导联ST段抬高,呈单相曲线,缓解期ST段即恢复。运动或情绪刺激不会诱发,运动负荷试验常阴性。卧位型心绞痛虽也发生在卧位休息时,但不伴心电图ST段升高,而且运动试验呈阳性结果。

  • [单选题]男,48岁。一年来每于剧烈活动时或饱餐后发作剑突下疼痛,向咽部放射,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2周来在乡镇出差,发作频繁且有夜间睡眠中发作,2小时来疼痛剧烈,不能缓解,向胸部及后背部放射,伴憋闷,大汗。该患者2个月后回到北京,心电图ST段仍持续升高,未回到等电位线,应考虑的并发症是()
  • 室壁瘤形成


  • [单选题]男,56岁,冠心病病人。突感心悸、胸闷,血压为12/8kPa(90/60mmHg),心尖部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电图示心房率慢于心室率,二者无固定关系,QRS波增宽为0.12秒,可见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诊断为()
  •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 解析:心室夺获及室性融合波是室性心动过速的特征性表现。

  • [单选题]CPR后患者是否存活的关键环节是()
  • 早期电除颤

  • 解析:CPR后患者是否存活的关键环节是早期电除颤。心跳骤停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室颤和室速,而终止室颤和室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电除颤。及时的CPR虽可以维持脑和心脏功能,但不能转为正常心律。CPR的关键起始措施是胸外按压和早期电除颤。

  • [单选题]窦性心律的心电图表现必须具备()
  • 各导联均可见P波,P波在Ⅰ、Ⅱ、aVF、V5、V5导联应直立,在aVR导联应倒置,P-R间期应≥0.12秒


  • [单选题]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
  • 心房颤动与扑动

  • 解析: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时,左心房血液流入左心室受阻,舒张期左心房室之间出现压差→长期血液积聚的压力升高可导致左心房扩张、肥厚→左房增大;而左房增大是房颤、房扑产生的基础。故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易出现房颤或房扑。

  • [单选题]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诊断,下列哪项不正确()
  • 节律一般规则,但亦可有不规则

  • 解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为:突发突止;发作时心室率达150~250次/分;心室节律绝对规则;心电图为QRS波形态正常,但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或原有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形态异常;可见逆行P波。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常见的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病因的是()
  • 扩张型心肌病

  • 解析:二尖瓣结构包括瓣叶、瓣环、腱索、乳头肌等四部分,其中任何一个或多个部分发生结构或功能异常均可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病因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病因为:①瓣叶-瓣环:感染性心内膜炎、外伤、人工瓣周漏;②腱索-乳头肌:原发性腱索断裂、继发性腱索断裂、感染性心内膜炎或慢性瓣膜病变所致、心肌梗死并发乳头肌功能不全或断裂。慢性病因为:①瓣叶-瓣环:风湿性、黏液性变性、瓣环钙化、结缔组织疾病、先天性二尖瓣裂;②腱索-乳头肌:瓣膜脱垂、乳头肌功能不全;③心肌:扩张型心肌病、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冠心病室壁瘤等。扩张型心肌病是由于左心室逐渐扩大导致的二尖瓣相对关闭不全,不属于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范畴。

  •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后,下列血中哪项指标最早出现异常()
  • 肌红蛋白

  • 解析: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坏死,导致了肌纤维膜的破裂,引发细胞内的心肌坏死标记物释放入血。其中肌红蛋白为最早升高,2h内升高,12h内达峰;24~48h正常。

  • 推荐下载科目: 植物化学物题库 性传播疾病题库 神经心理发育题库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性肿瘤题库 免疫学检测技术题库 心理卫生题库 妇女保健概论题库 绪论题库 女性生殖系统题库 社会病防治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