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甲肝在1~3月多发
题目:1998年1~3月,上海市发生甲肝流行,后经调查证明是人们生吃受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那么下列不属于此次甲肝流行特征的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有关选择偏倚说法不正确的是()
研究对象无应答造成的偏倚不属于选择偏倚
[单选题]下列有关混杂因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一定不是所研究疾病的危险因素
解析:混杂因素必须是所研究疾病的危险或保护因素,并且与研究的暴露因素存在相关但不能是研究因素与疾病因果链上的中间变量。故C是错的。而混杂因素能造成混杂作用,必须在比较的组间分布不平衡。
[单选题]世界卫生组织EPI(扩大免疫计划)规定,到1990年所有儿童都能得到的免疫生物制品为()
卡介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
[单选题]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在治愈或者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禁止从事的()
易使该病传染扩散的工作
[单选题]有关抗-HBs的下述论点中,不正确的是()
滴度>20U时对攻击才有免疫力
解析:抗-HBs的保护效果与抗体梯度成正比,故答案选B。
[单选题]发现结核病传染源的主要方法是()
痰结核菌检查
解析:本题属于理解判断题,考查结核病病例发现相关知识。痰结核菌检查是发现传染源的重要手段,也是病原学诊断方法,其特异性高。痰标本除了收集患者就诊时的即时痰液外,还要收集患者次日的清晨痰液和夜间痰液进行检查。所以此题选A。
[单选题]在流行性出血热疫区,对200名野外工作者进行疫苗接种以预防该病的试验.经过该病的流行季节后,结果表明85%的疫苗接种者未得病,由此研究者认为()
不能下结论,因未设对照组
解析:由于没有设立对照组,没有比较试验对象与自然情况下感染的差异,故而无法判断注射疫苗能否降低患病风险。所以答案选择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