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因子Ⅷ分子结构异常
题目:血友病A交叉反应物质阳性(CRM+)的患者,主要是由于()。
解析:CRM-表示因子Ⅷ:C合成量减少,CRM+型表示因子Ⅷ:C分子结构异常。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关于血浆因子ⅩⅢ亚基抗原测定说法不正确的是()。
峰的高度与受检血浆中FⅩⅢ亚基的浓度成反比
[单选题]构成ⅩⅢ因子的两个亚基是()。
α和β
[单选题]MDA法检测血小板生存时间为()。
10.8±4.2天
解析:血小板生存时间检测方法为丙二醛(MDA)法或血栓烷B2(TXB2)法,其MDA法参考值为10.8±4.2天。
[单选题]某恶性淋巴瘤患者采血处持续渗血,压迫止血效果差,PT,APTT,血浆因子Ⅷ、Ⅸ、Ⅺ和Ⅻ的促凝活性测定均正常,凝块稳定性试验显示纤维蛋白在2小时内完全溶解,该患者可能的并发症是()。
获得性ⅩⅢ因子缺乏
解析:在临床上若发现伤口愈合缓慢、渗血不断或怀疑有因子ⅩⅢ缺陷者,可首选凝块稳定性试验。若纤维蛋白在24小时内,尤其是2小时内完全溶解,表示因子ⅩⅢ缺乏,见于先天性因子ⅩⅢ缺乏或获得性因子ⅩⅢ缺乏,后者见于肝脏疾病、SLE、类风湿关节炎、恶性淋巴瘤、转移性肝癌、DIC、原发性纤溶等。该恶性淋巴瘤患者检测发现凝块稳定性试验阳性,其他凝血筛检检查正常,可以诊断其并发获得性因子Ⅻ缺乏。
[单选题]在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中共同起作用的凝血因子是()。
因子Ⅹ
[单选题]血小板聚集能力减低见于哪种疾病()
尿枣症
解析:PAgT减低反映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见于获得性或遗传性血小板功能减低。尿毒症时,血小板功能较差,容易被破坏,血小板聚集能力减低。糖尿病患者为血栓前状态,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时血小板处于过度活化状态,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梗死为血栓性疾病,血小板聚集能力均增强。
[单选题]外源性凝血途径中形成的复合物是()。
TF-Ⅶa-Ca2+复合物
解析:血液凝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内源性凝血途径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在凝血途径中参与的凝血因子及形成的复合物容易混淆,需认真分清记忆。内源性凝血途径由因子Ⅻ激活起始,形成FⅨa-Ⅷa-Ca2+-PF3复合物,然后激活因子Ⅹ为Ⅹa;外源性凝血途径由组织因子TF起始,形成TF-Ⅶa-Ca2+复合物,然后激活因子Ⅹ为Ⅹa;共同凝血途径中,活化的F、Ⅹa与活化Ⅴa、Ca2+、PF3形成凝血酶原酶,激活凝血酶原为凝血酶,最后将纤维蛋白原裂解,形成纤维蛋白单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