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2005年7月21日,在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的指导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两年来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外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扩大,并形成双向波动的格局,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截至2007年7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9.4%,人民币有效汇率升值约4%,且波动性逐渐减弱,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作用开始显现。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在科学确定国际储备总量时,国际储备量要与()。
外债规模成正比
解析:本题考查确定国际储备总量时应依据的因素。选项A的正确表述应该是经济规模与国际储备需求量成正比。选项C的正确表述应该是在国际上获得短缺融资的能力强,则可以不动用或少动用国际储备,从而对国际储备的需求就少,所以两者成反比。选项D应该是对外开放程度与国际储备需求量呈正比。参见教材P239
[单选题]如果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该国外汇供不应求,则该国本币兑外汇的汇率的变动将表现为()。
外汇汇率上涨
解析:国际收支逆差,外汇供不应求,则外汇汇率上升,本币贬值。参见教材第224页。
[单选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的规定,货币可兑换的含义主要是指()。
经常项目可兑换
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可兑换主要是指经常项目可兑换。参见教材P249
[单选题]在法定的复汇率制中,与金融汇率相比,本币在贸易汇率中相对低估,其目的是()。
刺激出口抑制进口
解析:法定的复汇率制即政府同时规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官方汇率。一些国家规定不同的贸易汇率和金融汇率。与金融汇率相比,本币在贸易汇率中相对被低估,以刺激出口抑制进口。
[单选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货币可兑换的概念主要是指()。
经常项目可兑换
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可兑换主要是指经常项目可兑换。
[单选题]按汇率水平研究的需要,以双边贸易额占全部贸易额的比重为权重而计算出来的一国货币与其他两国以上货币之间的汇率指数指的是()。
有效汇率
解析:按汇率水平研究的需要,可以将汇率分为双边汇率、有效汇率、实际有效汇率,有效汇率是指以双边贸易额占全部贸易额的比重为权重而计算出来的一国货币与其他两国以上货币之间的汇率指数。
[多选题]非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对外汇市场和宏观经济运行带来的问题主要有()。
市场缺乏价格发现功能
绝大部分外汇资金不能被企业运用
外汇市场运行效率低下
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被动性导致货币政策失去自主性
解析:非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下的汇率是官方汇率,其对外汇市场和宏观经济运行带来的问题主要有:市场缺乏价格发现功能;绝大部分外汇资金不能被企业运用;外汇市场运行效率低下;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被动性导致货币政策失去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