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引起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闭塞的冠状动脉分支是()。
正确答案 :A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单选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血清CK-MB浓度的典型变化为发病后()。
正确答案 :C
16~24小时达高峰
[单选题]救治由心室颤动引起的心脏骤停时,最有效的方法是()。
正确答案 :D
非同步电击复律
解析:心室骤停时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室颤动。终止心室颤动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时间是治疗除颤的关键,每延迟除颤1分钟,复苏成功率下降7%~10%。故本题选D。
[单选题]下列哪种情况为使用洋地黄的禁忌证()。
正确答案 :B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解析:肥厚型心肌病主要是舒张不良,洋地黄增加心肌收缩力,使肥厚梗阻型心肌病血流动力学障碍加重,属禁用。
[单选题]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是指冠脉狭窄程度达()。
正确答案 :B
70%以上
解析:管腔直径减少70%~75%以上会严重影响血供
[单选题]心肌梗死24小时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时,最不宜应用()。
正确答案 :B
洋地黄
解析:心肌梗死24小时内并发左心衰,是坏死心肌间质充血、水肿引起顺应性下降所致,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并不增大,因此不用洋地黄。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后窦速伴有室性期前收缩。优先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
正确答案 :C
普萘洛尔(心得安)
解析:本题考生多选A,但综合考虑选C为最佳答案,理由如下心肌梗死后或心肌病患者常伴有室性期前收缩。研究表明,应用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期前收缩,尽管药物能有效减少期前收缩,但总死亡率和猝死率的风险反而增加,目前认为此类患者应用胺碘酮。但患者伴有窦速,常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且β受体阻滞剂也常用于室性期前收缩,虽然效果不是很明显,但可以降低心梗后猝死发生率、再梗死率和总死亡率。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疑有早期心源性休克末梢循环改变,血压90/70mmHg(12/9.3kPa),尿比重1.016,中心静脉压13cmH2O治疗时应首选()。
正确答案 :B
低分子右旋糖酐
解析:右旋糖酐主要用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包括急性失血、创伤和烧伤性休克。低分子右旋糖酐能改善微循环,抗休克效应更好。低、小分子右旋糖酐也用于DIC,血栓形成性疾病,如脑血栓、心肌梗死、心绞痛、视网膜动静脉血栓、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等。输液后如中心静脉压上升>18cmHO,肺小动脉楔压>15~18mmHg,则应停止。
[单选题]男性,72岁。因持续性胸痛6小时入院,查体双肺底有少量湿啰音,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该患者心功能分级为()。
正确答案 :D
Killip分级Ⅱ级
[单选题]男性,65岁,高血压10年,近半年经常半夜胸闷、胸痛,心电图:V~V导联ST段下移,诊断为()。
正确答案 :C
卧位型心绞痛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