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受者发生急、慢性GVHD

题目: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骨髓植活间接证据:

解析: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简称:Allo-BMT)骨髓植活的间接证据:受者发生急、慢性GVHD。然而,移植后2-4周,受者网织红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迅速增高,并逐渐重建造血免疫功能属于骨髓重建的证据。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自身骨髓移植时,须采集骨髓有核细胞总数至少为:
  • 0.5~5.0×108/kg体重

  • 解析:自身骨髓移植时,须采集骨髓有核细胞总数至少为5~30×109(0.5~5.0×109/kg体重),骨髓粒系祖细胞(CFU-C)平均1~4×104/kg体重。

  • [单选题]每个胎盘平均可采集到单个核细胞(MNC)数
  • 1.0×109

  • 解析:一般每个胎盘可采集量为42-240(中位数103)ml,其中约含有核细胞1.0~2.0×109/l,单个核细胞(MNC)1.0×109,CD34阳性细胞1.0×109。从理论上估测足可供体重50公斤以内的患者移植之用。

  • [单选题]在移植过程中最常见的合并症
  • 感染

  • 解析:在移植过程中感染是最常见的合并症,也是移植失败的重要的原因之一。在无菌隔离的同时,应尽早应用药物治疗。细菌感染防治:必须遵循早期广谱,足量和联合应用抗生素原则。霉菌感染防治:可静脉滴注大蒜素对预防和治疗霉菌感染有一定疗效。酮康唑、氟康唑对深部霉菌感染预防也有一定作用。必要时,选用二性霉素B治疗。病毒感染防治:无环鸟苷(简称ACV)对单纯庖疹和带状庖疹病毒有较好预防和治疗作用,用药时间长短视病情而定。双羟丙氧甲基鸟嘌呤(简称GCV)具有广谱的强有力抗病毒作用,尤其对CMV所致肺炎疗效最佳。另外,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有助于预防细菌、霉菌和病毒的感染。

  • [单选题]对异基因造干细胞移植后移植排斥反应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 重型再障移植排斥率高低与移植前多次输血无关

  • 解析:选择HLA配型相合的有关供者行异基因造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排斥发生率低,而HLA不相合或存在次要相容抗原移植排斥率高。重型再障移植排斥率比白血病高,可能与重型障患者接受预处理强度较弱、移植前多次输血有关;又由于急性白血病在输血同时常应用抗白血病药物,后者有抑制免疫功能,而且白血病细胞可影响正常淋巴系统,干扰患者的免疫反应,因此急性白血移植后比再障排斥反应少。为了减少移植排斥,应加强对受者免疫系统抑制作用,且去除供者造血干细胞中具有免疫活性淋巴细胞。

  • [单选题]下列关于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哪一项说法是不正确的
  • 一人份脐血中所含造血干细胞数量可供成人移植之用

  • 解析: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时,一人份脐血中所含造血干细胞数量较少,只可供儿童应用;若进一步增加采集量,改善处理过程,其造血细胞数足敷成人移植之用;脐血淋巴细胞大部分为幼弱型T淋巴细胞,功能不成熟,HLA不合的移植后,GVHD较同类骨髓移植(BMT)少而轻;脐血造血细胞进入细胞周期的细胞多,有利于基因导入,有可能成为基因治疗的理想靶细胞之一;脐血造血细胞能够长期深低温保存,可作为自体移值贮备之用;脐血采集不对供者造成任何痛苦和不利影响。

  • [单选题]移植物抗肿瘤效应与下列哪种细胞有关
  • T淋巴细胞

  • 解析:造血干细胞移植时,倘若去除供体造血干细胞中混有的T淋巴细胞可以有效地预防GVHD,但去T淋巴细胞后,一些疾病(尤其白血病)的移植失败率和肿瘤复发率明显增加,故临床上也就利用其有益的一面,使得肿瘤的复发率明显减低,此种作用则称之为移植物抗肿瘤效应。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第八章输血相关性疾病题库 第七章输血不良反应题库 第六章造血干细胞移植题库 第五章造血细胞因子题库 第九章特殊情况的输血题库 第十章输血与感染及肿瘤复发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