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炎
题目:男孩,6个月,患支气管肺炎,用多种抗生素治疗20天,体温下降,病情好转。近2天再次发热,呕吐,腹泻,大便4~5次/日,呈暗绿色水样便,有黏液,味腥臭,镜检见大量白细胞、脓细胞及革兰阳性球菌,最可能的诊断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中度脱水,血钠126mmoVL,第1天合理补液应选下列哪组总液体量补液成分()
150ml/kg4:3:2液,见尿补钾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应用题,本题错选率达30%,错项依次为B、D、A、E。考核内容有三个层面:①不同程度失水补液总量;②不同性质失水应补液体的选择;③儿科常用补液液体的构成和渗透压的关系。学生在答题中如未全面掌握这三方面势必会错选。脱水的治疗主要是补液,补液方案包括补液量和补液种类,它有赖于对脱水程度和性质的判断;补液量决定于脱水程度,液体种类决定于脱水的性质。题目给予的条件是中度脱水,要求是第1天的补液方案(即应包括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及生理需要量)。按此,液体总量应为120~150ml/kg,以此为原则定下后,看题目选项只有C、D两项可人选,A、B、E可排除。而按题目提示血钠126mmol/L(<130mmol/L),可判为低渗性脱水,因而应补充2/3张液。按此,在C、D中选择,选项C中,4:3:2液指的是4份生理盐水、3份5%或10%葡萄糖液、2份1.4%碳酸氢钠或1.87%乳酸的混合液体,其中只有葡萄糖液不产生张力,所以4:3:2液是2/3张溶液,符合题意。选项D中,2:3:1液是2份生理盐水、3份葡萄糖、1份碱性液的混合液,其电解质渗透压是1/2张,不合题意,可排除之。选B者只注意了2/3张液而忽略了总量。选择D者则只注意了总量而忽略了液体张力。选择A和E者则完全是无依据的,因为这两项在液体量和种类上均不能满足题目要求的任一点。
[单选题]不符合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是()
血尿
[单选题]10个月男孩,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经有效抗生素治疗10天,病情好转,体温正常,近3天又发热、抽搐、前囟饱满,颅缝分离。应首先考虑()
硬脑膜下积液
解析:化脓性脑膜炎治疗过程中体温不退或热退数日后复升,应考虑合并硬脑膜下积液。另外,病程中出现进行性前囟饱满,颅缝增大,头围增大,呕吐,惊厥,意识障碍,也应考虑此并发症。
[单选题]8个月男孩,持续高热,频咳,精神萎靡6天,近2天喘憋加重,今抽搐4次,全身性发作,嗜睡。体检:体温40℃,呼吸60次/分,心率160次/分,两肺散在少量中细湿啰音,左下肺闻管状呼吸音,血白细胞计数4.0×109/L,腰椎穿刺颅压较高,脑脊液常规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