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①②③
题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到农贸市场购买粮食、蔬菜、水果等等。这些物品的共同点是()①都是商品②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③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④都是一般等价物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在N国,假如M国货币和N国货币在一定时期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4%和3%,两国货币汇价比为1:8,N国某公民在本国银行存入了1000单位M国货币。一年后,若M国货币贬值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国公民()
一年后可兑换本息为7488单位的N国货币
[单选题]2009年9月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报告称,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经济总量增加77倍,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增强()。①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②表明我国作为多极化世界的一极,地位日益重要③表明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④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①④
解析:我国作为在世界上越来越有影响的国家,积极主张多极化,因此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有利于促进世界多样化,①正确。中国目前不是多极化过程中的一极,②错误。由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无法得出绘图竞争是国际竞争的实质的结论,③不选。④明显是正确的。
[单选题]假设某国去年有10亿件商品,商品价格总额为120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30亿元,今年从事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该国货币贬值2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的货币量约为()
41.3亿元
解析:该题考查流通中的所需要的货币量、通货膨胀等知识点,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W价格水平×待售W数量/G流通速度,故流通速度=120/30=4次,商品价格总额与劳动者数量增加成正比,商品价格总额与该国货币贬值20%成正比,故商品的价格总额=120*(1+10%)*(1-20%)=165亿元,故流通中的货币量=165/4=41.25元,故A观点正确,BCD观点均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