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口服铁剂
题目:患者女性,53岁,萎缩性胃炎病史12年,平素饮食清淡,因入睡困难长期间断口服艾司唑仑片,近一年出现皮肤苍白、疲劳等症状,诊断为"巨幼细胞性贫血",给予叶酸口服治疗。下列可与叶酸联合应用的是()
解析:叶酸药物相互作用:①甲氧喋啶,乙胺嘧啶等对二氢叶酸还原酶有较强的亲和力,能阻止叶酸转化为四氢叶酸,中止叶酸的治疗作用;②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的药物如甲氨蝶呤,甲氧苄啶和干扰叶酸吸收的药物如某些抗惊厥药,口服避孕药都能降低叶酸的血浆浓度,严重时能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这是由这两种药物在细胞内代谢有最后的共同通路所造成的。故答案是A。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女性,48岁,支气管哮喘病史3年,评估其为慢性持续期第1级,需要的治疗手段是()
每天规律吸入沙丁胺醇
解析:哮喘患者长期治疗方案的各级治疗中除了规则的每天控制药物治疗外,需要时刻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以缓解症状。慢性持续期间歇状态不必每天使用控制治疗药物。
[单选题]女性患者,29岁,妊娠5个月,既往有糖尿病病史2年,此次检测空腹血糖8.9mmol/L,应选用()
胰岛素、饮食控制
解析:在糖尿病患者合并妊娠时血糖水平波动较大,血糖较难控制,需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单选题]男性,28岁,颜面水肿4天,无力,尿400ml/24h,血压130/80mmHg,血红蛋白130g/L,尿蛋白(+++),红细胞20~40个/HP,诊断是急性肾炎,其常见病因是()
β-溶血性链球菌A组1、2型
解析:急性肾小球肾炎绝大多数的病例属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
[单选题]某男性患者,65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伴慢性腹泻10余年,右下腹包块1个月,诊断为"晚期大肠癌",给予伊立替康进行化疗。关于其不良反应叙述错误的是()
中性粒细胞增加
解析:不良反应:迟发性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为剂量限制性毒性。迟发性腹泻多发生在给药后5天,平均持续4天,严重者致死。伪膜性肠炎;恶心、呕吐,肠梗阻、肠塞绞痛、胃肠道出血,大肠炎,肠穿孔,厌食,腹痛及黏膜炎;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及贫血,乙酰胆碱综合征,用药后24小时出现腹痛、黏膜炎、鼻炎、低血压、血管舒张、出汗、寒战、全身不适、头晕、视力障碍、瞳孔缩小、流泪及流涎,乏力、发热,气短、呼吸困难,脱发,皮肤反应,过敏反应,肌肉收缩、痉挛,感觉异常,短暂性语言障碍。故答案是C。
[单选题]女性,39岁,类风湿关节炎3年,规律服用萘普生,3日前出现左侧肢体无力,诊断为脑梗死,需加用阿司匹林,针对该患者,应调整治疗方案()
加用米索前列醇
解析:NSAIDs与小剂量阿司匹林(保护心脏)同服用会增加胃肠道出血,必须用NSAIDs者应加服质子泵抑制剂(PPI)或米索前列醇,或选用对乙酰氨基酚。
[单选题]患者男性,65岁。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入院,有良性前列腺增生和顽固性便秘病史。该患者宜选用的抗精神病药物为()
氟哌啶醇
解析:A、B、C、E有明显的抗毒蕈碱副作用,不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和便秘患者。
[单选题]小剂量就有抗焦虑作用的药物是()
地西泮
解析:地西泮(安定)在不引起镇静的小剂量即可产生抗焦虑作用,能显著改善焦虑患者的紧张、忧虑、恐惧及失眠症状,而巴比妥类及抗精神病药则需大剂量才有抗焦虑作用。氯丙嗪治疗急、慢性精神分裂症均有效,但无根治作用,必须长期服药以维持药效,减少复发。氯丙嗪对伴有偏执观念、狂想、焦虑和激动的思维障碍具有显著的疗效。吗啡有强大的选择性镇痛作用,对各种疼痛都有效,镇痛的同时,意识和感觉不受影响,还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能消除由疼痛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产生欣快而入睡。但吗啡易使患者成瘾,本品只限于外伤性疼痛、各种内脏绞痛(与阿托品同用)及晚期癌症疼痛。苯巴比妥能选择性抑制大脑皮层运动区,提高惊厥阈,既能直接抑制病灶放电又能限制病灶放电向四周扩散,能使大发作的患一者脑电恢复正常。因其起效快、疗效好、毒性低,可作为控制发作症状的首选药。苯妥英钠能降低浦肯野纤维自律性,缩短ADP及ERP,而ERP/ADP比值增大,有利于消除折返;可改善房室传导,特别是能改善强心苷中毒引起的传导阻滞。苯妥英钠主要用于强心苷中毒引起的室性或室上性心律失常。
[单选题]窒息性毒物中毒以及异烟肼、有机氯杀虫剂、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等中毒()
惊厥
解析:昏迷常见于催眠药、苯二氮类药物、麻醉药等中毒;谵妄见于阿托品、乙醇等中毒。惊厥见于窒息性毒物中毒以及异烟肼、有机氯杀虫剂、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等中毒。肌纤维颤动见于有机磷杀虫剂、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等中毒。瘫痪见于可溶性钡盐、箭毒、蛇毒等中毒。
[单选题]患者男,25岁,农民,痔疮病史10年,面色苍白,疲乏无力1年。血分析RBC2.0×109/L,Hb50g/L,WBC7.6×109/L,中性粒细胞0.50,血清铁10μg/L,血片中成熟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拟诊为"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