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A+B+C

题目: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工作主要包括()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疾病预防和控制的理解。策略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制定的指导全面工作的方针,如基本原则、主要策略和组织结构等;措施是实现预期目标所需要采取的具体行动方法、步骤和计划。只有在正确的预防策略指导下,采取合理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预防效果。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欲了解某病在某省的危害程度,开展横断面调查时宜采用()
  • 抽样调查


  • [单选题]特异度是指()
  • 试验检出阴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


  • [单选题]不适宜开展普查的情况是()
  • 人群中该病的患病率较低

  • 解析:普查只适合在患病率较高的人群中开展,否则预期阳性率较低,收益较小。

  • [单选题]流行病学中关于“分布”的概念是()
  • 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 [单选题]疾病监测本身属于()
  • 描述性研究

  • 解析:本题考试要点为疾病监测的性质。疾病监测是指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上报和反馈,传达给所有应当知道的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疾病监测既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对策,也是很具体的重要措施。疾病监测本身是客观地收集资料,属于观察性研究;同时它又不建立假设和检验假设,不属于分析性研究。实验性研究要有干预措施;理论性研究是利用数学模型表达疾病的规律;生态学研究是同时收集疾病和因素的资料,然后进行相关分析。因此,疾病监测属于描述性研究。

  • [单选题]假阳性率也称为()
  • 误诊率


  • [单选题]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的基本条件()
  •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者

  • 解析:此题属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内容,考查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的基本条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流行必须依赖于三个基本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者。而且这三者必须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相互联系,缺乏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都难以发生流行。故结合题意A为正确选项。

  • [多选题]以动物为主的人畜共患病有()
  • 钩端螺旋体病

    森林脑炎

    旋毛虫病


  • 推荐下载科目: 健康教育题库 社会医学题库 流行病学题库 卫生法学题库 卫生经济学题库 教学设计题库 卫生统计学题库 卫生管理综合练习题库 初级中学音乐(综合练习)题库 医院管理学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