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最佳时间为
  • 正确答案 :B
  • 手术开始前1小时


  • [多选题]下列哪项是深静脉插管引起感染的原因
  • 正确答案 :ABDE
  • 插管时无菌操作不严格

    经常往导管系统加入药物

    插管后局部伤口处理不妥

    营养液配制过程在普通治疗室进行

  • 解析:肠外营养液配制所需的环境、无菌操作技术、配制流程、配制顺序均有严格的要求。为确保混合营养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主张不在肠外营养液中添加其他药物。感染可因长期应用、导管护理不当或拔管操作所致。本题答案选择ABDE。

  • [单选题]头面部污染性伤口清创缝合的时限最长为
  • 正确答案 :B
  • 8~12小时


  • [多选题]肝移植术后早期引起死亡的主要并发症包括
  • 正确答案 :ACE
  • 感染

    肾功能衰竭

    排斥反应

  • 解析:肝移植术后早期引起死亡的主要并发症包括术后感染,肾功能衰竭,排斥反应。

  • [单选题]关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及分型,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B
  • 站立疼痛、浅静脉曲张及肿胀明显,足靴区皮肤水肿、湿疹和溃疡

  • 解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表现起病急,下肢突然肿胀伴剧烈疼痛。临床分为中央型、周围型及混合型。中央型即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起病急骤,下肢明显肿胀,患侧髂窝、股三角区疼痛、压痛,浅静脉扩张,患肢皮温及体温均升高,左侧发病多于右侧;周围型即股静脉或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局限于股静脉的血栓形成,主要特征为大腿肿痛,由于髂股静脉通畅,故下肢肿胀往往并不严重。局限于小腿深静脉的血栓形成,临床特点为突然的小腿剧痛,患足不能着地踏平,行走时症状加重,小腿肿胀且有深压痛,做踝关节过度背曲试验可致小腿剧痛;混合型即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临床表现为全下肢明显肿胀、剧痛、股三角区、腘窝、小腿肌层均有压痛,常伴体温升高和脉率加速(股白肿)。如病程继续进展,肢体极度肿胀,对下肢动脉造成压迫以及动脉痉挛,导致下肢动脉供血障碍,出现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进而小腿和足背往往出现水泡,皮肤温度明显降低并呈青紫色(股青肿),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静脉性坏疽。站立时疼痛、浅静脉曲张及肿胀明显,足靴区皮肤水肿、湿疹和溃疡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表现,故选项B错误。

  • [单选题]膈下脓肿的病因不包括
  • 正确答案 :D
  • 脾切除术后暴发性感染

  • 解析:膈下脓肿的病因包括:1)弥漫性腹膜炎:各种原因引起的弥漫性腹膜炎,腹腔内渗出的液体混杂细菌流向并积于膈下各间隙形成脓肿。2)手术后并发症:上腹部多数手术为污染手术,术后如发生吻合口漏时,极易导致膈下脓肿。胰腺和肝脏术后创面渗液或渗血也为膈下脓肿的形成造成条件,脾切除术后在左膈下遗留空腔和积血是产生左肝下脓肿的常见原因。下腹部手术,如术后并发感染时,可沿结肠旁沟波及膈下。3)邻近脏器的化脓性感染:坏疽性胆囊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肝脓肿等如治疗不彻底,都可导致所在间隙的脓肿形成。答案D不是其病因。

  • [单选题]男性,46岁,胃镜检查发现胃小弯侧1.2cm×1.0cm浅表溃疡,病理诊断为腺癌。手术切除标本病理示病变累及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小弯侧有2枚淋巴结转移,应诊断为
  • 正确答案 :B
  • 早期胃癌

  • 解析:胃癌病变未突破黏膜下层,为早期胃癌,答案选择B。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限于胃黏膜层及黏膜下层,不论其范围大小和有否淋巴结转移。

  • [单选题]下腔静脉过滤器置入术的绝对适应证为
  • 正确答案 :A
  • PE和(或)下肢DVT患者抗凝治疗的禁忌患者

  • 解析:腔静脉滤器的置入绝对指征:1抗凝禁忌VTE病人,如颅内出血,大手术后等; 2抗凝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出血病人需要终止抗凝治疗);3.抗凝无效:尽管抗凝足够,依然反复出现急性或慢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反复发作;难以达到或维持抗凝的治疗效果;4抗凝治疗时仍然有大面积PE发生。本题答案选择A。

  • [单选题]关于深压触诊法下述哪项正确
  • 正确答案 :E
  • 用于探测腹腔深在病变的部位,以确定腹腔压痛点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全科医学(副高) 血液病学(副高) 传染病学(副高) 肿瘤内科学(副高) 肿瘤外科学(副高) 中医眼科学(副高) 中医肛肠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副高) 老年医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副高)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