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水钠潴留

题目:急性肾炎水肿的原因()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主要考核学生对急性肾炎水肿发病机制的理解和掌握。错选率约15%。主要错选答案是C和B,少数选A。回答本题首先要分析急性肾炎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急性。肾炎的发病机制是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引起免疫反应,导致肾小球损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量减少。同时由于球管失衡,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增加,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扩张,进而血液中的水进入组织间隙,引起水肿。理解了这些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当然,急性肾炎患者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部分患者出现低蛋白血症和心力衰竭等因素均可加重水肿。这也许是部分同学错选C和A的原因。但是,低蛋白血症和心力衰竭并不是水肿的主要原因,也不应作为最佳选择。部分急性肾炎患者可有稀释性低钠血症,这也许是部分同学错选B的原因。但是低钠血症本质上是水钠潴留的结果,虽可加重水肿但并不是引起水肿的主要原因。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早产儿,生后4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呼气性呻吟,面色青灰,X线胸部X线片示:两肺普遍透明度减低,此患儿最可能是()
  •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应用题,考核学生对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理解及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的鉴别,错误率不算高,主要错选答案是B和A,少部分错答C。分析的要点主要是抓住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3个方面:①患儿为早产儿;②生后6个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呼气性呻吟,青紫;③X线胸部X线片示双肺普遍性透光度下降。此3点均为典型肺透明膜病特征,确诊并不困难。错答B选项湿肺者只考虑了生后短时间内出现呼吸困难,没有考虑到湿肺时呼吸困难以浅促为主,非进行性,一般无呻吟,发绀程度轻。X线胸部X线片可有肺纹理增粗、叶间积液及斑点状云雾影,且湿肺多见于足月剖宫产儿,早产儿甚少发生。A选项窒息为出生时或生后短时间内发生的呼吸抑制,表现为无呼吸或呼吸浅慢不规则,可伴发绀,但不是进行性呼吸困难,无呻吟,胸部X线片无肺透膜病的特征状改变。C选项肺炎在新生儿早期多为宫内感染所致,如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性肺炎,临床表现和X线胸部X线片均像肺透,但母亲常有感染史,分娩前有羊膜早破、羊水发臭等,题目中无相应提示;生后感染性肺炎则与肺透明膜病不同,有气促、鼻扇、发绀、吐泡沫、吸气性三凹征等,易于鉴别,而从年龄上此儿也可除外生后感染。所以A、B、C、E选项均可排除。

  • [单选题]苯丙酮尿症患儿最突出临床表现是()

  • [单选题]肺炎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禁忌证是()
  • 合并水痘

  • 解析:皮质激素对水痘病程有不利影响,可导致病毒播散,一般不宜用。

  • [单选题]12岁男孩,3年来常感胸闷、乏力、活动后心悸,间有四肢关节疼痛,近2天胸闷,气促伴鼻出血、腹痛。体查:面色苍白,双下肢轻度水肿,心脏向左下扩大,心尖区可闻及3/6sm和舒张中晚期杂音,WBC12×109/L,N88%,L12%,Hb95g/L,尿蛋白(+),最可能的诊断是:()
  • 风湿性心瓣膜病,风湿活跃


  • [单选题]女孩,5个月,高热、频繁呕吐2天,查体:面色青灰、两眼凝视,前囟隆起,心肺无异常,无脑膜刺激征。血象:WBC16×109/L。N0.90,L0.10,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 化脓性脑膜炎

  • 解析:婴儿,高热,有颅高压症状(呕吐、两眼凝视、前囟隆起).面色青灰提示感染重,血象提示细菌感染,故诊断为化脑。

  • [单选题]小儿前囟闭合的时间是()
  • 12~18月

  • 解析:前囟12~18个月时闭合。考点提示:前囟和后囟闭合时间及临床意义为重要考点。

  • [单选题]4个月男婴。混合喂养,腹泻2个月,大便5~6次/天,稀或糊便,无脓血,食欲好。面部湿疹,体重5.8kg。最可能的诊断是()
  • 生理性腹泻

  • 解析:患儿一般情况好,无感染中毒症状,不影响生长发育,支持生理性腹泻。考点提示:2周~2月为迁延性腹泻,>2月为慢性腹泻。

  • [单选题]早产儿使用铁剂预防贫血起始的月龄是()
  • 2个月

  • 解析:对早产儿,尤其是非常低体重的早产儿宜自2个月左右给予铁剂预防。

  • [单选题]女婴,9个月,呕吐,腹泻3天,大便10余次/日,呈暗绿色,有腥臭味,尿量极少,皮肤弹性差,前囟、眼窝明显凹陷,四肢厥冷。大便镜检白细胞偶见。血清钠131mmol/L。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心血管系统题库 消化系统题库 细胞病理学题库 内分泌系统题库 骨关节题库 感染科题库 呼吸科题库 神经外科题库 儿科专业题库 电镜室及分子病理室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