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颅内压中度升高

题目:患者,男性,65岁。因头部外伤后神志不清2小时入院,有创颅内压监测患者ICP为30mmHg。该患者属()

解析:对于成人,ICP15~20mmHg为颅内压轻度升高,20~40mmHg为颅内压中度升高,>40mmHg为颅内压重度升高。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不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的是()
  • 妊娠

  • 解析:各种可以导致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完全中断的原因都可以导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上主要病因是冠状动脉血栓形成。严重心律失常、脱水及休克也能使心排出量急剧下降,诱发心肌梗死的发生。

  • [单选题]患者,男性,76岁。反复晕厥伴抽搐2天来院。既往无胸痛、发绀、水肿及气短史。入院血压180/80mmHg,心率45次/分,律齐,可闻及大炮音。心电图示:P波与QRS波无关,QRS波规律整齐。其反复晕厥伴抽搐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解析:根据患者病史及心脏查体、心电图结果,首先考虑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 [单选题]患者,男性,24岁。反复心悸1个月余,突发突止,每次持续2~3小时。入院测心率180次/分左右,脉律齐。为减少发作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 射频消融术

  • 解析:患者最可能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是利用电极导管在心腔内某一部位释放射频电流而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的凝固性坏死,从而破坏某些快速心律失常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可治疗预激综合征和房室结双径路引起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及房性心动过速。其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根治率可达90%以上,为相对安全成熟的手术。

  • [单选题]患者,男性,83岁。在医院排队时突发意识丧失倒地,随后四肢抽搐,面色发绀,医务人员发现检查后,立即予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并启动医疗急救系统,3分钟后取得除颤仪,监护示心室颤动,予360J单相电除颤,继续胸外心脏按压,恢复窦性心律,转至急诊室,瞳孔散大,昏迷,并予低温脑保护、甘露醇脱水,6小时后患者神志转清。针对此患者的一系列急救过程,称之为()
  • 心肺脑复苏


  • [单选题]患者,男性,65岁。因前列腺肥大住院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第5天起床后突然晕厥,血压测不到。以下引起休克的可能性最大的原因是()
  • 肺动脉栓塞


  • [单选题]患者,女性,68岁。因在外科术后发生低血压而转入ICU,经输液治疗血压有所上升,动脉导管以及漂浮导管置入后测血流动力学数据如下:BP96/62mmHg,PAWP8mmHg,CVP6mmHg,CO3.2L/min,SVR1675dyn/(sec·cm)。该患者出现低血压的原因是()
  • 目前数据不足以判断低血压的原因

  • 解析:理解CO和SVR一定要结合体表面积,CO3.2L/min在瘦小的成人可以是增加的,但在身材高大的成人却是降低的,这也就是为什么CO在准确评估血流动力学上是相当重要的。同理,SVR也是。本题未提供体表面积,而且参数在血压上升后测定,难以很准确地评估低血压的原因。

  •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突然出现心室颤动应使用()
  • 非同步电复律

  •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后最适宜使用利多卡因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但当出现心室颤动时,死亡率高,应紧急采用非同步电复律。心肌梗死后血压低,维持不了90/60mmHg的基本血压灌注,应及时采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注意使用肝素抗凝,监测血小板、APTT等变化。

  • 推荐下载科目: 相关专业知识题库 专业实践能力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