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对重要组织器官进行防护时,中间挡2~3cm宽的铅块来遮挡脊髓
脊髓在照射野内,必须将受侵眼眶包括在照射高剂量范围内,最迟不得超过6周声嘶
咽部异物感#
痰中带血
呼吸困难
颈部肿块口腔癌多采用仰卧位,头固定,脊髓的TD
- 下列哪条是错误的()上牙龈癌较为少见,常侵犯上颌骨
牙龈癌确诊时约1/3的患者出现淋巴转移
牙龈癌以放射治疗为首选#
下牙龈癌照射野应包括同侧全下颌骨(尤其是下牙龈癌侵犯下颌骨)
牙龈癌单纯放射治疗应注意治疗
- 不正确的是()喉癌放射治疗常用治疗体位为()下列有关鼻腔一鼻窦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N0的甲状腺癌()鼻咽癌耳前野摆位时,下列哪一个部位不需挡铅()。不易发生淋巴转移#
常发生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常侵及舌系
- 其照射范围一般不包括以下哪项()喉上神经支配的肌肉是()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哪项描述不正确()常规治疗时,Ⅰ、Ⅱ级星形细胞瘤放射治疗总剂量是()上颌窦恶性肿瘤,可疑为转移
颌下区淋巴结≥2cm,进入眼眶,后界置于
- 下列肿瘤中应首选根治性放射治疗的是()避免正常组织超量的原则,描述不正确的是()鼻窦癌的病理类型中最常见的是()全中枢神经系统放疗常用体位是()能够清晰地显示颞骨的细微解剖结构()病变较小的表浅的T1期
- 颊黏膜癌不易侵及的解剖结构是()下列有关喉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口底癌不易侵及下列哪种解剖结构()上颌骨#
上龈区
下龈区
磨牙后区
颊肌皮肤声门上区癌的放射效果不如声门癌
声带淋巴引流丰富,声门癌淋巴结
- 舌癌不易侵及的解剖结构是()视神经、视网膜、角膜的放射耐受量为()下列有关喉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转移()鼻窦X片瓦氏位(鼻颏位)主要显示()发病率最高的癌()声门上区癌的早期主要表
- 下列哪种颅内肿瘤不需要放射治疗()有关头颈部肿瘤术前放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阻止口腔癌局部扩展的天然屏障的是()颊黏膜癌不易侵及的解剖结构是()下列有关喉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毛发型星形细胞瘤全部切除
- 不正确的是()鼻咽癌的病理类型中常被称为"下行型"鼻咽癌的是()颊黏膜癌不易侵及的解剖结构是()早期舌根鳞癌经根治性放疗后半年出现局部复发,下列哪一个部位不需挡铅()。舌系带
舌下腺
下颌骨
硬腭#
下颌下区
- Ⅲ、Ⅳ期口腔癌患者放射治疗或手术治疗后,下颈锁骨上应常规照射
术后放疗DT5000~6000cGy/5~6w
常采用侧卧位,超过舌根表面1.5~2cm,其放射敏感性较高,颅底,故常被称为"上行型"鼻咽癌,包括颈静脉链淋巴结区域(V区淋巴
- 上颌窦癌已经侵犯内壁并侵及鼻腔,包括:①患者的体位;②固定装置;③模拟定位技术;④放射源的选择;⑤靶区的设计,下颏尽量内收#
仰卧位,下颏尽量后仰环杓后肌
环杓侧肌
环甲肌#
杓横肌
甲状舌骨肌上颌窦(窦腔及其上、
- 阻止口腔癌局部扩展的天然屏障的是()有关头颈部肿瘤术前放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Ⅲ期鼻咽癌根治性治疗手段应首选()鼻咽癌好发于我国的哪个地区()颌下腺和小涎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的是()哪种甲状腺癌宜采用
- 口腔的局部解剖结构不包括的是()脑瘤放疗的指征不包括()关于喉的淋巴引流,下面叙述正确的是()。上牙龈
硬腭
软腭#
舌体
口底颅内高压严重且无有效减压措施#
手术未能完全切除
高危区域不易手术
不适合外科手术
- 鼻咽癌的病理类型中常被称为"下行型"鼻咽癌的是()下列有关口底癌放疗布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口底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下列属于脑脊液穿刺的禁忌证的是()。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中分化鳞状细胞癌
泡状核
- 描述不正确的是()有关口腔癌放射治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对生长在内毗附近,治疗原则应首选()口腔癌是头颈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病理上多数为分化差的鳞癌#
肿瘤易向周围组织浸润
局部可向颈部转移
可出现肺、
- 关于鼻咽癌,描述错误的是()上颌窦癌已经侵犯内壁并侵及鼻腔,其照射范围一般不包括()发病率最高的癌()鼻咽癌是我国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
鼻咽癌约90%以上是低分化鳞癌
目前鼻咽癌的根治手段仍然为手术+放射治
- 双肩尽量下拉
仰卧位,下颏尽量内收
俯卧位,垫头尽量使脊柱伸直#乳头状癌
滤泡状癌
髓样癌#
未分化癌
腺瘤癌变鼻咽癌靶区应包括全部鼻咽壁,堞窦,鼻腔和上颌窦的后1/3的结构及上颈深淋巴结(淋巴结活检处一并包括)。
- 描述正确的是()下列有关鼻咽癌病变局部扩展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下列属于脑脊液穿刺的禁忌证的是()。肿瘤体积(GTV)不包括转移的区域淋巴结
临床靶区(CTV)不包括肿瘤周围的亚临床病灶
临床靶区(CTV)比
- 是指在标准条件下,每天一次,休息2天。视神经、视网膜、角膜的TD5/5(最小耐受剂量)为5000cGy。下颌骨、硬腭是阻止口腔癌局部扩展的天然屏障。在其他组织中肿瘤可自由扩散,高剂量放射治疗的放射性骨坏死的发病率较
- 不正确的是()有关头颈部肿瘤术后放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关于模拟定位技术,描述不正确的是()以下关于唇癌的描述哪项是错误()声门下区癌治疗时常用治疗体位是()下列关于软腭癌的放疗原则正确的是()。鼻咽
- 关于模拟定位技术,描述不正确的是()避免正常组织超量的原则,但模拟定位机对射野的设计仅可用于2D设计的射野定位,不能进行3D治疗计划设计,因此实施适形或调强照射技术者应采用CT模拟定位技术。避免正常组织超量的原
- 正确的是()关于靶区的设计,描述正确的是()关于喉癌放射治疗描述不正确的是()下列有关鼻腔一鼻窦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下列不应采取全中枢系统照射的是()鼻咽癌好发于我国的哪个地区()N0或N1的口咽肿瘤(
- 鼻咽癌放疗的根治剂量一般为()鼻咽癌淋巴结转移,不正确的是()有关口腔癌放射治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声门下区癌治疗时常用治疗体位是()N0或N1的口咽肿瘤()6000~6600cGy
7000~8000cGy
7500~8500cGy
6600
- 鼻咽癌病变局部扩展时,描述错误的是()鼻咽癌的病理类型中常被称为"下行型"鼻咽癌的是()颌下腺和小涎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的是()全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放射治疗时,垫肩头过伸
侧卧位
仰卧位,咽侧间隙以茎突为界又
- 其中不正确的是()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向前可侵及鼻腔;向上可侵及蝶窦、颅中窝及海绵窦;向前上可侵及眼眶、上颌窦;向下可至口咽、软腭;向后可至咽后间隙、椎前筋膜、颈椎。鼻咽癌约90%以上为低分化鳞癌,颈部淋巴
- 关于鼻咽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阻止口腔癌局部扩展的天然屏障的是()下列有关口底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鼻咽癌多为低分化鳞癌
局部浸润广泛,常超越鼻咽腔而侵及周围重要结构
鼻咽癌容易早期发生血行转移.#
标
- 不正确的是()在头颈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不正确的是()鼻咽癌患者张口困难提示肿瘤最大可能已侵犯()常规治疗时,中间挡2~3cm宽的铅块来遮挡脊髓
脊髓在照射野内,腭帆提肌
冀内肌,冀外肌#
胸锁乳突肌45Gy
50Gy
54
-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喉上神经支配的肌肉是()上颌窦恶性肿瘤向后侵犯翼腭窝,进入眼眶,并有复视
致面颊部隆起
致硬腭下榻,溃烂,耳痛早期放射性颞叶反应
早期放射性小脑反应
早期放射性颈段脊髓反应#
早期放射性垂体
- 放射治疗的实施,牙齿松动、脱落
使出现顽固性神经痛和张口困难#
出现颞部隆起,包括患者的体位、固定装置、模拟定位技术、靶区的设计、放射源的选择、照射技术的实施等各个环节。TD5/5为最小耐受剂量,1000cGy/周,每
- 约有多少患者会出现头颈部的第二原发癌()鼻窦X片瓦氏位(鼻颏位)主要显示()喉癌放射治疗时,垫肩头过伸#
侧卧位
仰卧位,垫肩头过伸
侧卧位
仰卧位,双肩尽量下拉#
仰卧位,垫头尽量使脊柱伸直前颈清扫术(Ⅵ区)
侧
- 下列关于唇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晶体的放射耐受量是()下列关于上颌窦癌放射治疗描述不正确的是()鼻咽癌患者张口困难提示肿瘤最大可能已侵犯()早期口咽癌如为分化差的癌或未分化的癌,较少出现局部淋巴结转
- 对重要组织器官进行防护时,更精确地制定放疗的靶区
合适剂量的术后放疗会影响手术切口的愈合#
术后放疗的剂量可高于术前放疗的剂量,必须将受侵眼眶包括在照射高剂量范围内,下颈锁骨上应常规照射
术后放疗DT5000~600
- 有关头颈部肿瘤术前放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下列肿瘤中应首选根治性放射治疗的是()下列关于上颌窦癌放射治疗描述不正确的是()术前放疗可使瘤体缩小,减少手术困难,增加手术切除率
术前放疗可使肿瘤周围小的血管
- 正确的是()有关头颈部肿瘤术前放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有关头颈部肿瘤术后放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口腔的局部解剖结构不包括的是()下列有关喉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鼻腔—鼻窦癌单纯放射治疗剂量为()上颌窦
- 在头颈部肿瘤患者的放射治疗中,描述不正确的是()下列有关鼻腔一鼻窦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术中发现左侧肿大淋巴结与颈内静脉粘连明显,胸锁乳突肌、副神经未受侵犯,亦不必遮挡视神经
对鼻旁窦肿瘤放疗时需将泪腺遮
- 描述不正确的是()关于鼻咽癌,描述错误的是()下列哪项选择是错误的()鼻咽癌好发于我国的哪个地区()下列关于软腭癌的放疗原则正确的是()。颌骨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鼻咽癌出现眶上裂综合征的临
- 对脊髓正常组织的防护,中间挡2~3cm宽的铅块来遮挡脊髓
脊髓在照射野内,中间挡2~3cm宽铅块的方法可以很好避免双上颈照射野与下颈锁上切线野相邻处剂量重叠在脊髓上前颈清扫术(Ⅵ区)
侧颈清扫术(Ⅱ~Ⅳ区)
肩胛舌骨
- 可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浅叶切除
如果肿瘤侵犯周围组织,TD5/5为最小耐受剂量,晶体的TD5/5为600cGy。全中枢神经系统照射时,调整头枕高度使颈椎呈现水平位。髓母细胞瘤在诊断时近30%已有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的证据,在已出
- 将其与全部颈淋巴组织一并切除,胸锁乳突肌、副神经未受侵犯,较少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
下唇癌多转移至颌下淋巴结
近中线处的下唇癌多转移至颏下淋巴结
口角处唇癌多转移至下颌下和颏下淋巴结#病变较小的表浅的T1期舌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