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试题
- 下列河流不是内陆河的是()。流域指()的分水线所包围的集水区域或汇水区。水土保持调查的类型按其涉及的范围和内容,可分为()和水土保持专题(专项)调查。关于路线调查的正确选项是().水窖(旱井)在选择地形
- 关于岩石的分选性,描述的是碎屑物粒径大小的均匀程度。粗细均匀者分选性好,粗细混杂者分选性差。仔细观查下列几幅图,分选性很差的是()。['['
#
- 技术供水的水源有()。球阀组装后,工作密封和检修密封的止水面接触应严密,用()mm塞尺检查,不能塞入,否则应研磨处理。对于双向止水球阀,需要检修上游止水部件时,只要将活门转动()就可进行。A、上游水库取水、下
- 职业技能培训指导常用的教学形式有课堂培训和()。备课是对拟讲授内容所进行的(),以形成讲稿。现场培训指导包括()指导。教案是对()等细节问题进行具体安排和设计的教学文书。教师所编写的教案要达到()等要
- 混凝土接缝观测,在观测时可同时测定()。一河流某点上游不远处有生活污染源正在排污,则该点水样测得的各类氮素化合物中,氮的大部分是以()形态存在的。为测定痕量金属而采集水样时,应选用()材料制的容器。A、混
- 堤防的正常沉降过程应该是()沉降快、后期沉降慢,直至趋于停止。土的沉降与()等因素有关。预防工程沉降量过大或不均匀沉降过大的措施主要有()。如果浸润线比较平缓,则说明()。当()时,可参考临站水位过程线
- 计算储量不能用简单的方法,要求用()的方法进行计算。水静压级计算公式P=P0+γ•h表明静止液体中,压强随深度按()增加。板框式加压滤油器使用时在滤油纸上打孔的目的是()。润滑油过滤设备能进行精滤的是()。轴
- 分块瓦导轴承在轴瓦修刮时检查接触面积能否达85%,接触点能否达到()个/cm2水轮机转轮静平衡试验的目的是()A、2~4#
B、1~2
C、3~6
D、1~5A、检查转轮有无裂纹
B、检查转轮偏重是否超过允许值#
C、检查转轮连接
- 混凝土碳化,是()与混凝土内的碱性物质反应生成中性碳酸盐和水,使混凝土碱度降低的过程。排渗沟或排水减压井渗出水量的计量方法有()、量水堰法、测流速法。通过对不同时间观测结果和当时水位情况对比分析,可判断
- 机组转速达()时应作用于紧急事故停机。YT型调速器在自动运行时,连通阀与手动自动切换阀的位置分别是()。关于水轮机比转速,说法正确的是()。圆锥销的规格是以()来表示的。A、35%ne
B、110%ne
C、140%ne#
D、1
- 堤顶高程=()+波浪爬高+风壅增水高度+安全加高。波浪爬高与风速、()、水面宽度、水深、堤坡坡度、坡面材料等因素有关。易产生滑坡征兆或导致滑坡的条件不包括()。滑坡的前期征兆是()。横墙隔断法适用于处理较
- 绝对温标0K是摄氏温标的()℃。泵所抽送的单位重量的液体,从泵进口处到泵出口处能量的增值称为泵的()。()的使用范围侧重于高扬程、小流量。100;
-100;
-273.15;#
0。扬程;#
流量;
比转速;
效率。A、往复
- 水尺的布设范围应高于测站历年最高水位、低于测站历年()0.5m。降雨过后,对雨淋沟或水沟浪窝的观测记录内容不包括()。()不属于通过工程养护所要达到的目的或要求。工程养护中所指的“表面缺损”是指()的缺陷和
- 土壤的稳定渗吸速度又叫土壤的()假如只考虑适宜畜力耕作的目的,平整田块设计长度以()为宜。平均入渗速度
渗吸水量
渗透系数#
渗吸速度100—200m
200—300m#
300—400m
400—500m
- 可将测流断面迁移到无冰上冒水和冰花较少的河段上。用一点法测得相对水深0.2处的测点流速为3.16m/s,及时矫正。河水中溶解质试验方法是,称其沉淀物即()质量。水沙法主要用于()的泥沙分析,将试样置于最大孔径筛上,
- 水准路线观测高差的中误差与距离的平方根成()。渗漏按发生的部位可分为()。正比#
反比
不成比例坝体渗漏#
集中渗漏
伸缩缝渗漏#
基础及绕坝渗漏#
- 治导线参数包括()。维修混凝土表面破损的施工内容不包括()。清除混凝土表面破损层的方法包括()。充分发挥主要机械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抢护效果。柳石搂厢或做柳石混厢时,可利用机械快速()。设计河宽#
弯
- 一般只进行()的观测,填记的施测时间以北京时间为标准。一般以()作为本次流量测验作业的开始时间。地下水统测站基本情况一览表中“监(统)测井类型”栏,填写生产井、民井、()或专用监测井。利用已经开通的有线电
- 通过采取某些措施强行阻止油雾外逸的办法,称为推力轴承外甩油的()处理。励磁机是一种专门设计的()发电机。水斗式水轮机后机壳上档板与水斗的间隙应:()A、阻挡法;#
B、均压法;
C、引放法;
D、排除法。A、交
- 出现滑坡裂缝时,可清除堤顶或堤坡上的附加荷载,以()。当土工膜或复合土工膜铺盖破坏严重、年久老化时,可()。汛期高水位时出现滑坡,按险情进行抢护,过后再恢复堤坡并可采取()。因闸门止水破坏而漏水时,可从()
- 两种体制的选择主要出于对功耗的考虑,()的功耗相对较低。YCZ-1A型遥测设备光板插头为()插头,用于接太阳能光板。洪江水情测报系统有()个中继站。A、自报式体制#
B、应答式体制
C、自答式体制
D、回答式体制A、5
- 采用YCZ-1A型设备的水情系统有()。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遥测通信子系统包含()。A、五强溪水情测报系统
B、凌津滩水情测报系统
C、碗米坡水情测报系统#
D、三板溪水情测报系统#A、通信终端#
B、天馈线#
C、通信网络等
- ()是指对检查方案安排的检查范围、检查项目和检查内容逐项进行检查。工程检查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检查实施情况、()、导致问题原因、问题危害。防渗设施及排水设施检查方案的检查范围、检查项目及检查内容包括()
- 五凌公司流域水情测报系统采用ACS-300型遥测设备的有()等系统。ACS300数据采集器具有的特点有()。A、五强溪#
B、三板溪
C、近尾州
D、碗米坡#A、体积小#
B、功耗低#
C、启动时间短#
D、可靠性高#
- 堤防抗渗性差、堤身()、出逸点位置较高、堤坡较陡时,可修筑前后戗加固。当土工膜或复合土工膜铺盖破坏严重、年久老化时,可()。出现滑坡裂缝时,常采取的减小滑动力措施包括()。为防止软楔入水漂浮,应先对其进行
- 造成滑坡的原因归结为()。若高水位持续时间长,将导致()。通过间隔抢修坝垛,可()。人机配合修筑坝垛时,可利用机械完成()。若坍塌后水上已裸露土坝体,应()。柳石搂厢具有()等优点,但梢料的压缩、腐烂易导
- 对堤顶树株的养护管理内容不包括()。通过对堤坡养护,要使坡面(),堤坡上无雨淋沟、陡坎、残缺等。对于护坡的养护内容不包括()。堤防或土石坝的防渗设施不包括()。发现浆砌石护坡(坝)局部灰缝脱落时应及时勾
- 下列金属材料中,一般无法淬硬的是()。合金钢
高碳钢
低碳钢#
优质合金钢
- 国家基本水文站分为一类精度水文站、二类精度水文站和三类精度水文站三个类型。降水强度是指单位时间降水量,是以1︰100万地图为基础统一编号的,用拉丁字母A,B,…,V依次表示。从180°经度起算,用阿拉伯数字1,2,…,60依次
- 在对称三相电源为星形联接时,线电压是相电压的()。水轮机的比转速nS与应用水头成()水斗式水轮机检修完后,必须作操作折向器的接加快关闭动作试验,全关折向器的时间要求在()大中型水轮机的导叶轴上均装有三个(
- 河床演变包括在()方向、河道横向及沿流程方向的变化。混凝土裂缝按部位和特征分为表层裂缝、()、贯穿裂缝。混凝土表面破损不包括()。机械化抢险的优点包括()。柳石搂厢或做柳石混厢时,女性,57岁,前房轴深2.
- 沉降观测资料的整理主要包括各类基础资料和外业测量资料的(),外业测量成果的分类汇总,沉降观测成果的分析,各类资料的入档保存。()沉降量分布图,以累计沉降量为纵坐标,以堤线长度为横坐标。编写水位或潮位观测报
- 用顺缝开挖法处理裂缝的施工要求不包括()。不属于堤坡养护内容的是()。处理裂缝的开挖回填法又分为顺缝开挖法和()。干缩裂缝多发生在(),多呈方向不规则的龟纹裂缝。险情分为一般险情、较大险情、()三级。
- 逐日水温表中的日值一般填写每日()的水温数值。影响结冰河流冰期测流次数及其分布的因素主要有()等的变化情况。采用特制的U形比测架开展流速仪比测时,需要分别点绘多条垂线流速分布曲线。对管长1300mm,在-20℃冷
- 阀门部件的材质是根据工作介质的()来决定的。水泵在启、封闷头板前,必须测定集水池的()。DA水泵为()式离心泵。流量与压力;
温度与压力;#
流量与温度;
温度与粘度。水位
流速
流量
硫化氢浓度#A、多级分段#
- 直伸网监测时,用威尔特T3经伟仪按全圆方向法观测()个测回。四等水准支线测量,必须进行往返观测或()观测。A、6
B、9
C、12#
D、15A、一往;
B、两往;#
C、单尺法;
D、双尺法。
- 不能储存电能的是()。铰刀按使用方式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蝶阀旁通阀的作用是使活门()充满水,以取得平衡而省力的操作效果。可以产生急回运动的平面连杆机构有()。A、电容;
B、电感;
C、蓄电池;
D、
- 河流中的泥沙受水流挟带而运动,水流的挟沙能力与流速()。转动物镜()使水准尺影像清晰。高程测量时,凡在已知高程点上的水准尺读数记为“()”。复合圆弧曲线在弯道顶处半径()。当河道过于弯曲时,可通过因势利导
- 灌浆顺序一般为()。更换已损坏明止水的施工内容包括()。对背水侧盖重工程进行开挖回填处理的施工内容包括()。修筑黏土前戗时,要()。采取抽槽截洞法抢护漏洞时,要()。当()时,可在闸前修做围堰对水闸实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是为了防治洪水,防御、减轻洪涝灾害,维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而制定的法规。1997年8月29日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1998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