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呼吸衰竭时发生二氧化碳潴留的主要机制是由于()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329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室内空气(indoor air)、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比例失调(disproportionality)、肺顺应性(lung compliance)、颈静脉(jugular vein)、呼吸道分泌物(airway secretion)、病理生理机制(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微血管壁通透性、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双下肢水肿

  • [单选题]呼吸衰竭时发生二氧化碳潴留的主要机制是由于()

  • A. 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B. 弥散障碍
    C. 肺组织通气不足
    D. 动静脉分流
    E. 无效腔通气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男性,24岁,溺水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呼吸室内空气时,血气分析显示:pH7.50,PaO248mmHg,PaCO228mmHg。面罩吸80%的氧气后复查动脉血气,结果为pH7.50,PaO2253mmHg,PaCO229mmHg。此患者发生低氧血症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气道阻力增加
    B. 肺内分流(右向左)
    C. 氧耗量增加
    D. 低通气
    E. 心搏出量下降

  • [单选题]诊断Ⅰ型呼吸衰竭的血气诊断标准应是()
  • A. 动脉血氧含量(CaO2)低于20ml
    B. 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8kPa(60mmHg)
    C. pH<7.35
    D.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6.67kPa(50mmHg)
    E. 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低于90%

  • [单选题]男性,60岁。因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重度呼吸衰竭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抢救,病情一度改善,但瞬间病情突然恶化,躁动,紫绀加重。呼吸监测表明气道阻力轻度增高,而肺顺应性明显降低,听诊双侧呼吸音不对称,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呼吸道分泌物引流不畅
    B. 并发肺气压伤
    C. 肺水肿
    D. 肺栓塞
    E. 急性左心衰竭

  • [单选题]男性,70岁,咳嗽、咳痰伴喘息20余年,加重1周,2天来高热嗜睡。查体:嗜睡、球结膜水肿,皮肤红润,唇发绀不著,BP170/97mmHg,呼吸30次/分,脉搏120次/分,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可闻干湿啰音,心脏不大,肝脾未触及,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双侧腱反射减弱。WBC12.8×109/L,N82%。
  • A. C

  • [单选题]男性,70岁。咳嗽、咳痰、喘息30余年,5年来间断加重,伴有双下肢水肿,一周来咳喘并下肢水肿加重伴有嗜睡入院。
  • A. D

  • [单选题]男性,50岁。慢性咳嗽15年,糖尿病史2年。咳喘加重1月,发热1周来诊,检查结果:血气分析pH7.25,PaO240mmHg,PaCO285mmHg,BE-10mmol/L。
  • A. D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zvgl3e.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