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厌氧菌(anaerobic bacteria)、第三磨牙(third molar)、溶血性链球菌(hemolytic streptococcus)、咀嚼运动(chewing movement)、食物嵌塞(food impaction)、人工牙(artificial tooth)、牙尖斜度(cusp inclination)、邻面接触点
[单选题]第三磨牙萌出时间为
A. 12岁
B. 6岁
C. 18岁
D. 18~25岁
E. 25岁以上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被认为是重要的致龋菌的为
A. 变形链球菌
B. 血链球菌
C. 消化链球菌
D. 乳杆菌属
E. 放线菌属
[单选题]固定桥戴用1~2天后,咀嚼时基牙疼痛最常见的原因是( )
A. 邻面接触点过紧
B. 固位体边缘有悬突,刺激龈缘
C. 咬合时有早接触
D. 洞型太近牙髓腔
E. 接触点松,食物嵌塞(food impaction)
[单选题]口腔颌面部感染病原菌最常见的是
A. 溶血性链球菌
B. 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混合感染
C. 唾液链球菌
D. 放线菌
E. 绿脓杆菌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违背支托凹的制备原则
A. 支托凹的深度一般不应到达牙本质层
B. 支托凹底与基牙长轴平行
C. 支托凹底与邻面相交的线角应磨圆钝
D. 支托凹的形状应近似匙形
E. 支托凹的颊舌向宽度应约等于基牙颊舌径的1/3~1/2
[单选题]咀嚼运动的作用可归纳为
A. 前伸、后退、侧动
B. 切割、压碎、磨细
C. 前后、开闭、侧动
D. 开口、摄食、咀嚼
E. 准备、咀嚼、回位
[单选题]患者男,51岁。下颌右侧678缺失。在减小义齿游离鞍基水平向移动的设计中,不正确的是
A. 应用双侧联合设计
B. 缺失区对侧应设计间接固位体
C. 选用牙尖斜度(cusp inclination)大的人工牙(artificial tooth)
D. 末端基牙设计RPI卡环组,减小基牙扭力
E. 扩大基托面积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zpj3o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