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2024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副高)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副高)冲刺密卷共用题干题正确答案(02.10)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599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生殖器(genital)、《黄帝内经》(yellow emperor ' s internal classic)、清热解毒(heat-clearing and detoxifying)、《伤寒论》(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郁李仁(plum seed)、祛风除湿(dispelling wind and eliminating dampnes ...)、正确理解(correct understanding)、冬葵子(malva verticillata l)、《圣济总录》(the complete record of holy benevolence)、消肿止痛(detumescence analgesic)

  • [单选题]生殖器疱疹湿热下注证宜用:

  • A. 八正散加减
    B. 黄连解毒汤加减
    C. 知柏地黄汤加减
    D. 龙胆泻肝汤加减
    E. 二妙散加减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最早提出制方理论的医书是
  • A. 《伤寒论》
    B. 《黄帝内经》
    C. 《肘后备急方》
    D. 《圣济总录》(the complete record of holy benevolence)
    E. 《医方集解》

  • [单选题]五灵脂治疗血瘀诸痛,常与下列何药配伍
  • A. 益母草
    B. 红花
    C. 桃仁
    D. 蒲黄
    E. 桑寄生

  • [单选题]诊断病毒性肝炎最可靠的依据是
  • A. 发病季节
    B. 起病方式
    C. 症状及体征
    D. 接触史
    E. 病原学及肝功能检查结果

  • [单选题]下列各项,治疗喑痱的方剂是
  • A. 地黄饮子
    B. 六味地黄丸
    C. 肾气丸
    D. 左归丸
    E. 右归丸

  • [单选题]大定风珠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 A. 柏子仁
    B. 桃仁
    C. 郁李仁
    D. 杏仁
    E. 麻子仁

  • [单选题]“君药分量最多”的正确理解(correct understanding)是( )
  • A. 君药药量在全方药物总量中所占比例最大
    B. 各君药用量之和在全方总药量中所占比例最大
    C. 君药必是方中用量最大的药物之一
    D. 方中君药比臣佐使药的用量相应较大
    E. 方中君药用量最大、作用最强

  • [单选题]心的募穴是( )
  • A. 极泉
    B. 膻中
    C. 巨阙
    D. 鸠尾
    E. 天池

  • [单选题]具有辛凉透表、清热解毒功效的方剂是
  • A. 桑菊饮
    B. 桂枝汤
    C. 柴葛解肌汤
    D. 升麻葛根汤
    E. 银翘散

  • [单选题]体现"透热转气"法的代表方剂是
  • A. 银翘散
    B. 白虎汤
    C. 清营汤
    D. 犀角地黄汤
    E. 黄连解毒汤

  • [单选题]小活络丹的功用是
  • A. 通经活络,消肿止痛(detumescence analgesic)
    B. 扶正祛风,活血止痛
    C. 祛风止痛,通经活络
    D. 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活血止痛
    E. 通行经络,活血止痛

  • [多选题]关木通用治热淋涩痛,心烦尿赤,是取其什么作用
  • A. 利湿热
    B. 上清心火
    C. 通利血脉
    D. 下泄小肠热
    E. 清泻肾火

  • [多选题]具有通便作用,可治疗便秘的药是
  • A. 冬瓜子
    B. 薏苡仁
    C. 冬葵子(malva verticillata l)
    D. 车前子
    E. 虎杖

  • [单选题]《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大风苛毒”,是指
  • A. 厉害的毒邪
    B. 疫疠之气
    C. 六淫之气
    D. 一切外来致病邪气
    E. 以上均不是

  • [多选题]《素问·热论》中,伤寒二日的症状有( )
  • A. 身热
    B. 目疼
    C. 胸胁痛
    D. 鼻干
    E. 耳聋

  • [多选题]当归四逆汤的药物组成是( )
  • A. 当归、生地、桂枝
    B. 当归、白芍、桂枝
    C. 细辛、通草、大枣、生姜
    D. 附子、通草、炙甘草、生姜
    E. 细辛、通草、炙甘草、大枣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zp8zko.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