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尿毒症(uremia)、肾盂肾炎(pyelonephritis)、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早期的临床表现、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输出量(output)、食欲不振(loss of appetite)、丙酸睾丸酮(testosterone propionate)、大分子蛋白质(molecular protein)、远端肾小管(distal renal tubular)
[单选题]有关肾母细胞瘤描述错误的是()
A. 又称Wilms瘤
B. 来源于肾胚基细胞的恶性肿瘤
C. 常累及双侧肾脏
D. 多见于儿童,临床有腹部包块、腹痛及血尿
E. 镜下可见原始小管结构、幼稚的胚胎间叶成分及肉瘤成分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正常情况下哪些物质可通过肾小体滤过膜()
A. 血浆中所有成分
B. 除多肽、尿素等以外的血浆成分
C. 少量红细胞和血浆成分
D. 除大分子蛋白质(molecular protein)以外的血浆成分
E. 除葡萄糖、氨基酸以外的血浆成分
[单选题]女,32岁,3年前患急性肾小球肾炎,近2个月来疲乏无力、恶心、食欲不振(loss of appetite)而来诊。化验检查:血Hb60g/L,尿蛋白++,颗粒管型2~3/HP,B超:双肾缩小。该患者贫血的原因最可能是什么()
A. 进食少,营养不良
B. 失血过多
C. 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D. 缺铁性贫血
E. 可能患恶性肿瘤
[单选题]男,28岁,1周前感冒,3天来浮肿,尿少(300~400ml/24h)。血压150/100mmHg。血红蛋白118g/L,血沉90mm/第1小时,尿蛋白(+++),尿沉渣红细胞20~40个/HP,血肌酐580μmol/L,尿素氮20mmol/L。B超双肾大,肾活检证实为急进性肾炎Ⅰ型。其主要发病机制为()
A. 细胞免疫介导
B. 原位免疫复合物介导
C. 循环免疫复合物介导
D. 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介导
E. 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ANCA.介导
[单选题]肾盂肾炎血行感染最先侵犯的部分是()
A. 肾盂
B. 近端肾小管
C. 远端肾小管(distal renal tubular)
D. 肾皮质
E. 肾乳头
[单选题]尿毒症病人最早期的临床表现是()
A. 中度贫血
B. 高血压
C. 高血磷症
D. 低血钙症
E. 消化道症状
[单选题]下述治疗肾小球疾病的药物中最容易引起血尿的是()
A. 氮芥
B. 泼尼松
C. 双嘧达莫(潘生丁)
D. 环磷酰胺
E. 丙酸睾丸酮(testosterone propionate)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xowvg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