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HCMV感染治疗的首选病原药物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244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食物中毒(food poisoning)、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军团菌(legionella)、吞噬细胞(phagocyte)、猩红热(scarlet fever)、奈瑟菌属、脑膜炎双球菌(meningococcus)、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spp)、自溶酶(autoenzyme)

  • [单选题]HCMV感染治疗的首选病原药物是()

  • A. 阿昔洛韦
    B. 更昔洛韦
    C. 利巴韦林
    D. 干扰素
    E. 泛昔洛韦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下列有关脑膜炎双球菌(meningococcus)描述错误的是()
  • A. 脑膜炎双球菌(meningococcus)属于奈瑟菌属
    B. 革兰阳性球菌,凹面相对、肾形排列
    C. 细菌含有自溶酶(autoenzyme)
    D. 革兰阴性球菌,凹面相对、肾形排列
    E. 荚膜和菌毛与其侵袭有关

  • [单选题]引起院内感染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是()
  • A. 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肺炎链球菌
    B. 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spp)、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C. 流感杆菌、沙雷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
    D. 阴沟杆菌、军团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
    E. 李斯特菌、腐乳链球菌、B族链球菌

  • [单选题]8岁男孩,呕吐、腹泻6小时。病前有不洁饮食史,同餐者相继发病数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细菌性痢疾
    B. 食物中毒
    C. 霍乱
    D. 有机磷农药中毒
    E. 轮状病毒肠炎

  • [单选题]男孩,2岁。1992年7月下旬因发热2d,头痛,呕吐3次。稀使1次,外院肌内注射青霉素2d无好转来院。体检:神志清,嗜睡状,颈稍有抵抗,心、肺无异常,克氏征、布氏征均阳性,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减弱。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高,微混,细胞数320×106/L;中性粒细胞0.40,淋巴细胞0.60,蛋白0.6g/L,糖及氯化物正常。
  • A. C

  • [单选题]女孩,10岁。发热伴咽痛1d,就诊外院拟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口服三氮唑核苷口服液(威乐星)。次日体温上升至39℃,面红,全身瘙痒,皮肤可见到弥漫鲜红色细小皮疹,扁桃体红肿,来院门诊,考虑为猩红热。
  • A. D

  • [单选题]男孩,3岁。因发热半天,伴呕吐2次,腹痛,腹泻4次,始为稀便后有粘冻,有里急后重感来诊。体检:体温38.2℃,神志清,心、肺无异常,腹软,左下腹轻压痛。大便常规检查粘脓状有血,镜检红细胞10~15/HP,白细胞20~40/HP,吞噬细胞0~2/HP。
  • A. C

  • [单选题]女孩,9岁,因发热、纳差11天入院,病程中有腹泻2~4次/天,为稀糊便,无黏液及脓血。体检:体温39℃,神清神萎,心、肺无异常,腹部稍胀,右下腹轻压痛,无肌卫及反跳痛,肝肋下2.5cm,脾肋下2cm。血象白细胞计数4.3×109/L,中性粒细胞0.78,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为15×106/L;肥达反应O效价1:80,H效价1:160;肝功能ALT112U/L。
  • A. B

  • [单选题]热退疹出()
  • A. 伤寒
    B. 幼儿急疹
    C. 麻疹
    D. 风疹
    E. 单纯疱疹

  • [单选题]8岁患儿,发热伴咽痛1天,全身皮肤出现鲜红色粟粒疹,疹间皮肤充血,咽部充血明显,舌质红,舌乳头明显突出于舌苔表面()
  • A. 麻疹
    B. 水痘
    C. 幼儿急疹
    D. 药物疹
    E. 猩红热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xlokrx.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