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2024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级)[代码:326]试题单选解析(02.26)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55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基本理论(basic theory)、大承气汤(potent purgative decoction)、小承气汤(mill purgative decoction)、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杯状病毒、履行职责(acquittal)、尿道括约肌(urethral sphincter)、乌头赤石脂丸、调胃承气汤(decoction for purgation and regulation ...)、模糊不清(obscured)

  • [单选题]《素问·举痛论》所言疼痛的基本病机是

  • A. 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B. 不通则痛
    C. 不荣则痛
    D. 寒热搏结
    E. 气血失常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对《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泻"的错误理解是
  • A. 肾精源于先天,充于后天
    B. 肾主藏精,有藏有泻
    C. 肾精之盛衰,关系全身之盛衰
    D. 肾司气化
    E. 五藏精气充盛,肾才能泄精

  • [单选题]陈某,男,61岁,近来喘息咳唾,胸闷气短,不得平卧,心胸疼痛连及后背亦痛,大便不利,舌淡红苔白腻,脉沉滑。治应选用
  • A. 栝楼薤白白酒汤
    B. 栝楼薤白半夏汤
    C. 枳实薤白桂枝汤
    D. 乌头赤石脂丸
    E. 桂枝生姜枳实汤

  • [单选题]确定归经学说的依据是
  • A. 阴阳学说
    B. 五行学说
    C. 脏腑经络理论
    D. 药性理论
    E. 所治病证

  • [单选题]方药配伍体现"以泻代清"特点的方剂是
  • A. 调胃承气汤(decoction for purgation and regulation )
    B. 小承气汤
    C. 大承气汤
    D. 凉膈散
    E. 导赤散

  • [单选题]下列药物除哪项外均属于乌梅丸的组成
  • A. 干姜、细辛
    B. 黄柏、桂枝
    C. 黄连、当归
    D. 槟榔、附子
    E. 人参、附子

  • [单选题]精神抑郁,胸闷不畅时发出的长吁短声,称为
  • A. 音哑
    B. 失音
    C. 瘖
    D. 鼻鼾
    E. 太息

  • [单选题]人体内产生自然对比最明显的部位是
  • A. 胸部
    B. 腹部
    C. 躯干
    D. 四肢
    E. 头部

  • [单选题]药理学的研究内容是
  • A. 药物的作用
    B. 临床合理用药
    C. 药物的不良反应
    D. 药物的作用和作用机制
    E. 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

  • [单选题]甲肝病毒
  • A. 杯状病毒
    B. 嗜肝DNA病毒
    C. 缺陷病毒
    D. 黄病毒
    E. 微小RNA病毒

  • [单选题]医师履行职责应受全社会尊重受法律保护体现的是
  • A. 医师的义务
    B. 医师的权利
    C. 医师的职责
    D. 医师的社会地位
    E. 医师的执业条件

  • [单选题]病人大汗湿透一身内衬衣裤其失水约为(  )。
  • A. 500mL
    B. 800mL
    C. 1000mL
    D. 1200mL
    E. 1500mL

  • [单选题]为前列腺增生症,手术主要摘除(  )。
  • A. 增生的尿道周围腺体
    B. 增生的尿道周围腺体+外科包膜
    C. 增生的尿道周围腺体+精阜
    D. 增生的尿道周围腺体+尿道括约肌(urethral sphincter)
    E. 增生的尿道周围腺体+膀胱颈组织

  • [单选题]患者,男,34岁。既往有冶游史。胸壁、腹壁广泛多发皮疹1月,轻度瘙痒,无疼痛。梅毒螺旋体检查和梅毒血清试验阳性。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A. 一期梅毒
    B. 二期梅毒
    C. 三期梅毒
    D. 隐性梅毒
    E. 先天性梅毒

  • [单选题]战汗之后,如汗出热退脉缓,此为
  • A. 邪去正安
    B. 邪盛正衰
    C. 疾病恶化
    D. 邪热入里
    E. 正气虚弱

  • [单选题]视物昏暗不明、模糊不清(obscured),是因
  • A. 肝火上炎
    B. 风痰上蒙
    C. 肝阳化风
    D. 肝肾亏虚
    E. 气虚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xkzdgl.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