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当建筑场地为Ⅲ类场地,设计地震为第一组时,场地特征周期应为(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920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地下水位(groundwater level)、阻尼比(damping ratio)、晚更新世(late pleistocene)、下降段(descent segment)、《建筑抗震设计规范》(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地震烈度表(seismic intensity scale)、周期短(short period)

  • [单选题]当建筑场地为Ⅲ类场地,设计地震为第一组时,场地特征周期应为()。

  • A. 0.35s
    B. 0.40s
    C. 0.45s
    D. 0.55s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某水工建筑物基础埋深为5m,场地土层波速值为:0~5m,黏土,Vs1=200m/s;5~15m,砂土,Vs2=350m/s;15~25m,砾石土,Vs3450m/s。该场地土的平均剪切波速为()。
  • A. 300m/s
    B. 337.5m/s
    C. 350m/s
    D. 378m/s

  • [单选题]《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不适用于下列()地区。()
  • A.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的地区
    B.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的地区
    C. 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地区
    D. 抗震设防烈度为11度的地区

  • [多选题]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中,下列正确的是()。
  • A. 用非液化土替换部分液化土层
    B. 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
    C. 采用加密法加固时,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
    D. 采取桩基时,桩顶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不包括桩尖部分),除应按计算确定外,对碎石土、砾石、粗砂、中砂、坚硬黏性土尚不应小于0.5m,对其他非岩石土不宜小于1.5m
    E. 采用深基时,基础底面应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其深度不应小于0.5m

  • [多选题]地震作用下坚硬地基上的刚性结构易受到较大的破坏,这与下列()因素有关。()
  • A. 坚硬场地土地基地震作用强烈
    B. 刚性建筑抗震性能差
    C. 刚性建筑自振周期短(short period)
    D. 场地特征周期较短

  • [多选题]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要求进行液化初判时,下述()不正确。()
  • A. 晚更新世的土层在8度烈度时可判为不液化土
    B. 粉土黏粒含量为12%时可判为不液化土
    C. 地下水位以下土层进行液化初判时,不受地下水埋深的影响
    D. 当地下水埋深为0时,饱和砂土均为液化土

  • [多选题]《中国地震烈度表(seismic intensity scale)》(GB/T17742-2008)中用于划分地震烈度的地面运动参数为()。
  • A. 水平向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
    B. 垂直向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
    C. 水平向地面运动峰值速度
    D. 水平向地面运动的周期

  • [多选题]对于结构自振周期大于设计特征周期的建筑,在确定地震影响系数时,当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正确的是()。
  • A. Ⅱ类场地的地震影响系数总比Ⅲ类场地的地震影响系数小
    B. 结构自振周期越大,地震影响系数越大
    C. 阻尼比越大,曲线下降段的衰减指数就越小
    D. 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的地震影响系数总是比第三组的地震影响系数大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x985ee.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