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932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长江流域(yangtze river basin)、正确认识(correct understanding)、战国时期(warring states period)、罗斯福新政(roosevelt new deal)、巴黎公社革命、市场萎缩(shrinkage in the market place)、政治集团(political group)、世界人民(world people)、贸易往来(trade contact)、第一次工业革命

  • [单选题]在北京曾经发现一处战国时期的遗址,从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根据以为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有()①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trade contact)②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③诸侯国之间商业贸易往来(trade contact)频繁④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world people)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更有学者指出,China是“秦”的音变(Qin→Chin-a)。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 A. 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
    B. 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学结论
    C. 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
    D. 弄清最早China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

  • [单选题]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 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 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 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 [单选题]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 A. 第一次工业革命
    B. 俄国十月革命
    C. 《共产党宣言》发表
    D. 巴黎公社革命

  • [单选题]20世纪50年代中期,欧洲政治格局的最大变化是()
  • A. 德国完全分裂
    B.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political group)对峙局面形成
    C. 美苏争霸格局的确立
    D. 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

  • [单选题]赫鲁晓夫病逝后,有人为他树立了一块黑白相间的大理石墓碑,似乎印证了他功过间杂的一生。下列对赫鲁晓夫的改革评述符合事实的有①改革从农业开始,符合苏联当时的迫切需要②玉米运动解决了苏联粮食严重不足的问题③改革缺乏全面思路,盲目性很大④苏联工业增长,人民生活有较显著的改善()
  •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③

  • [单选题]“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成功地度过了经济危机,保持了民主政治。但是在当时也有反对的声音,反对者指责“新政”是法西斯,这是由于新政()
  • A. A.放弃了自由主义,政府干预经济B.取消了人民民主权利,专制独裁C.跟希特勒的政策没有实质区别D.总统已经完全凌驾于国会之上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x6gg8x.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