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价格上涨(price rising)、经营活动(operating activities)、公司债券(corporate bond)、关联方关系、银行存款(bank deposit)、交易中心(central exchange)、可辨认净资产、广告费用、公司股票(corporate stock)、剩余物资(surplus materials)
                            
                                                                                                                                                                                             
                                                                     [单选题]甲公司2010年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以银行存款600万元作为合并对价进行企业合并,持股比例达到60%;(2)以银行存款660万元购入公司债券,面值为650万元,含应收利息1万元,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3)以银行存款700万元购入公司债券,面值为720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4万元,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4)以银行存款500万元购入公司股票(corporate stock),另支付交易费用6万元,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5)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价款230万元,出售时账面价值为200万元(其中成本为18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为20万元);(6)收到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35万元;要求:
                                                                                                
                                  A. 要求: 
  B.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多选题]20×7年1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项建造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为乙公司建设一条高速公路,合同总价款80000万元;工期为2年。与上述建造合同相关的资料如下:(1)20×7年1月10日开工建设,预计总成本68000万元。至20×7年12月31日,工程实际发生成本45000万元,由于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预计还将发生工程成本45000万元;工程结算合同价款40000万元,实际收到价款36000万元。(2)20×7年10月6日,经商议,乙公司书面同意追加合同价款2000万元。(3)20×8年9月6日,工程完工并交付乙公司使用。至工程完工时,累计实际发生成本89000万元;累计工程结算合同价款82000万元,累计实际收到价款80000万元。(4)20×8年11月12日,收到乙公司支付的合同奖励款400万元。同日,出售剩余物资(surplus materials)产生收益250万元。假定建造合同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甲公司按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其完工进度。要求:
                                                                                                            
                                            A. 要求: 
  B.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单选题]上市公司下列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资本公积中,可以直接用于转增股本的是()
                                                                                                            
                                            A. 关联交易 
  B. 接受外币资本投资 
  C. 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 
  D. 子公司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 
 
                                                                    
                                    
                                     [单选题]甲公司20×8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1)1月1日,与乙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取得乙公司持有的丙公司80%的股权。购买日,甲公司所发生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为12000万元,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3000万元,公允价值为16000万元。购买日前,甲公司、乙公司不存在关联方关系。购买日,丙公司有一项下在开发关符合资本化条件的生产工艺专有技术,已资本化金额为560万元,公允价值为650万元。甲公司取得丙公司80%的股权后,丙公司继续开发该项目,购买日至年末发生开发支出1000万元。该项目年末仍在开发中。(2)2月5日,甲公司以1800万元的价格从产权交易中心竞价取得一项专利权,另支付相关税费90万元。为推广由该专利权生产的产品,甲公司发生宣传广告费用25万元、展览费15万元。该专利权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3)7月1日,甲公司与丁公司签定合同,自丁公司购买管理系统软件,合同价款为5000万元,款项分五次支付,其中合同签定之日支付购买价款的20%,其余款项分四次自次年起每年7月1日支付1000万元。管理系统软件购买价款的现值为4546万元,折现率为5%。该软件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要求:
                                                                                                            
                                            A. 要求: 
  B. 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问题。 
 
                                                                    
                                    
                                     [多选题]采用自营方式建造办公楼的情况下,下列项目中应计入固定资产取得成本的有()。
                                                                                                            
                                            A. 工程领用生产用原材料应负担的增值税 
  B. 工程人员的工资 
  C.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 
  D. 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的水、电等费用 
  E. 工程项目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由于正常原因造成的单项工程报废损失 
 
                                                                    
                                    
                                     [单选题]内部控制定义的演变经历了若干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
                                                                                                            
                                            A. 内部牵制阶段 
  B. 内部控制制度阶段 
  C. 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D. 内部控制框架阶段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x4dzq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