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等高线(contour)、静水压力(hydrostatic pressure)、水位计(water level gauge)、三等水准测量(third leveling)、漂浮物法、具备条件(indispensable terms)、时段降水量
                            
                                                                                                                                                                                             
                                                                     [多选题]在地形图上,点的高程可以用()确定。
                                                                                                
                                  A. A、地貌符号 
  B. B、等高线 
  C. C、高程注记 
  D. D、地貌形状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起止时分缺测,但各时段降水量记录完整者,“起止时分”栏填降水开始以前和结束以后正点分段观测的时间,但只记()不记分钟。
                                                                                                            
                                            A. A、小时 
  B. B、日 
  C. C、秒 
  D. D、月 
 
                                                                    
                                    
                                     [单选题]压阻式压力水位计是直接将压力传感器严格密封后置于()测点,测量其静水压力(水深)。
                                                                                                            
                                            A. A、水上或水下B、水面C、水上D、水下 
 
                                                                    
                                    
                                     [单选题]河床比较稳定,垂线上的水位与垂线平均流速关系稳定的测站,当水位暴涨暴落,使得一次测流过程中的水位涨落差可能超过流速仪法测流应具备条件(indispensable terms)的要求时,可采用()。
                                                                                                            
                                            A. A、分线测流法 
  B. B、比降面积法 
  C. C、深水浮标法 
  D. D、连续测流法 
 
                                                                    
                                    
                                     [单选题]当洪水涨、落急剧,洪峰历时短暂,不能用均匀浮标法测流时,可采用()测流。
                                                                                                            
                                            A. A、中泓浮标法B、漂浮物法C、深水浮标法D、浮标法与流速仪法联合 
 
                                                                    
                                    
                                     [单选题]当发现测次布置不能满足资料整编定线要求时,应及时(),或调整下一测次的测验时机。
                                                                                                            
                                            A. A、修改本测次 
  B. B、舍弃本测次 
  C. C、增加测次 
  D. D、减少测次 
 
                                                                    
                                    
                                     [单选题]作垂线流速分布的综合分析时,对水位变幅较大的测站,当在不同水位级垂线流速分布型式不同时,应对不同()点绘垂线流速分布曲线。
                                                                                                            
                                            A. A、水位级 
  B. B、流量级 
  C. C、流速级 
  D. D、含沙量级 
 
                                                                    
                                    
                                     [单选题]水情信息编码校核,是对水情信息的()、起报标准、发报段次、发往单位进行核查。
                                                                                                            
                                            A. A、报送人员B、报送项目C、编码人员D、编码地点 
 
                                                                    
                                    
                                     [单选题]水文三等水准测量读数法应采用()。
                                                                                                            
                                            A. A、单丝读数法 
  B. B、两丝读数法 
  C. C、三丝读数法 
  D. D、中丝读数法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vzy57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