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高级中学语文题库2022第三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题库试题题库(7J)

来源: 必典考网    发布:2022-04-17     [手机版]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940次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导读

必典考网发布高级中学语文题库2022第三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题库试题题库(7J),更多第三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题库的考试试题请访问必典考网高级中学语文题库频道。

1. [单选题]以下哪项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A. 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
B.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C. 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D. 学生素质及其价值的提高


2. [单选题]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下面有关“语文课程资源”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将《焦点访谈》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B. 教材、课堂、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的中心
C. 为增强语文熏陶,可播放小说朗诵、评书精段、诗词评讲、散文欣赏等
D. 在教室里建立图书角,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心得,教师适时组织讨论,具体指导阅读


3. [单选题]阅读《离骚》的教学实录(节选),按照要求答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屈原的《离骚》。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名平,字原,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曾为楚国的三闾大夫,主张联齐抗秦。楚怀王死后,他两度被放逐,无可奈何之中,自投汨罗江而死。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请大家反复朗读课文。(学生纷纷朗读)师:刚才朗读的时候大家有没有了解到诗人流露的独特情怀呢?生:其实,没学这首诗也能了解屈原的情怀啊,谁不知道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呢?师:这首诗情感的起伏,你能体会到吗?生:好像没感觉。师:同学们希望老师怎样去教这篇课文呢?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希望得到些什么?生:我觉得老师最好不要自己或者让我们翻译诗中的句子,因为很难翻,又有方言词,翻译后肯定诗歌的味道就没了,听起来也会很累、很枯燥。但是,我又觉得如果不翻译,这首诗我们很难看懂,而且在积累文言词语方面也会有损失,会学得很心虚。我希望老师能有点新方法。师:那好,我们就把学习重点放在了解屈原的独特情怀上。因为诗歌字面意思较难理解,所以我们让这首诗尽量变得短些,这样就可以少一点要翻译的字词。请同学们尝试一下,看能否对文中的诗句进行压缩,留下你觉得足以说清作者意图的话。(学生埋头动笔,然后讨论了一段时间(a period))生:我来改改前面几句。我将这些句子压缩,成了“高阳苗裔,皇考伯庸。摄提孟陬,庚寅吾降。皇览余度,锡余嘉名。名余正则,字余灵均”。以下对于这一教学实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教师一开始介绍作者及其作品,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理解课文
B. 教师缺乏对课堂的掌控力.秩序紊乱
C. 教学中重视了学生的感受,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D. 重在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vvv0ev.html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