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主要发病机制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70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雌激素(estrogen)、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长春新碱(vincristin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cute granulocytic leukemia)、骨髓巨核细胞(bone marrow megakaryocyte)、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eutrophil alkaline phosphatase)、巨核细胞生成、6-巯基嘌呤(6-mercaptopurine)、巨核细胞成熟(megakaryocyte maturation)

  • [单选题]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主要发病机制是()

  • A. 骨髓巨核细胞生成减少
    B. 脾脏吞噬血小板增多
    C. 骨髓巨核细胞成熟(megakaryocyte maturation)障碍
    D. 雌激素抑制血小板生成
    E. 有抗血小板抗体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治疗脑膜白血病首选药物()
  • A. 长春新碱
    B. 环磷酰胺
    C. 三尖杉碱
    D. 6-巯基嘌呤(6-mercaptopurine)
    E. 甲氨蝶呤

  • [单选题]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eutrophil alkaline phosphatase)活性明显增高见于()
  • A.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 类白血病反应
    C.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D.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 淋巴瘤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vn7p07.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