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关于增感屏的描述,错误的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959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傅里叶变换(fourier transform)、仿真内窥镜、后处理(post-processing)、透光率(transmittance)、低密度(low density)、吸收系数(absorption coefficient)、银离子(silver ion)、原子序数(atomic number)、有助于(helpful to)、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 [单选题]关于增感屏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增感屏的使用,增加了胶片的感光效应,减少了摄影中的X线量
    B. 增感屏根据荧光物质分类,分为钨酸钙增感屏和稀土增感屏
    C. 增感屏后屏的荧光体层较前屏薄
    D. 增感屏的主要结构分:基层、荧光体层、保护层
    E. 保护层的作用是:有助于(helpful to)防止静电现象的产生;保护荧光体层不受机械损伤;便于清洁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滤线栅使用原则中,被照体厚度应超过()
  • A. 12cm
    B. 15cm
    C. 10cm
    D. 8cm
    E. 5cm

  • [单选题]潜影是由下列哪个组成的()
  • A. 感光中心
    B. 显影中心
    C. 银离子(silver ion)
    D. 溴离子
    E. 电子

  • [单选题]下列情况下,滤线栅的切割效应最大的为()
  • A. 滤线栅侧向倾斜
    B. 滤线栅侧向偏离栅焦距
    C. 滤线栅上下偏离栅焦距
    D. 滤线栅反用
    E. 滤线栅侧向、上下双向偏离栅焦距

  • [单选题]下列因素中,不影响X线对比度的是()
  • A. X线吸收系数
    B. 人体组织的原子序数(atomic number)
    C. 人体组织的密度
    D. 透光率
    E. X线波长

  • [单选题]DR的中文全称是()
  • A. 计算机X线摄影
    B. 直接数字化计算机X线摄影
    C. 间接数字化计算机X线摄影
    D. 数字X线摄影
    E. 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 [单选题]影像后处理技术不包括()
  • A. 表面阴影显示
    B. 曲面重组
    C. 薄层骨算法重建
    D. 最大密度投影
    E. 仿真内窥镜

  • [单选题]通过控制层面选择梯度场和射频脉冲来完成MR图像层面和层厚的选择。在完成了层面选择后还必须进行层面内的空间定位编码。层面内的空间定位编码包括频率编码和相位编码。频率编码让来自不同位置的MR信号包含有不同的频率,采集到混杂有不同频率的MR信号后,通过傅里叶变换才能解码出不同频率的MR信号,而不同的频率代表不同的位置。在前后方向上施加了频率编码梯度场后,经傅里叶转换的MR信号仅完成了前后方向的空间信息编码,必须对左右方向的空间信息进行相位编码,才能完成层面内的二维定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磁共振的空间定位由准直器完成B.梯度场的强度与空间位置有关C.梯度场的强度决定能取得的最小层厚D.射频脉冲的频谱越宽,层厚越薄E.实现空间定位,需要2组梯度

  • [单选题]滤线栅是由许多薄的铅条和易透过X线的低密度物质作为充填物,交替排列组成的。在X线摄影中使X线的中心线对准滤线栅板中心,原射线投射方向与滤线栅的铅条排列间隙在同一方向上,能通过铅条间隙而到达胶片产生影像。由于被照体产生的散射线是多中心、多方向的,其中大部分散射线被铅条所吸收,只有一小部分通过。滤线栅的指标:(1)栅比(R):滤线栅铅条高度与填充物幅度的比值为栅比。(2)栅密度(n):n表示在滤线栅表面上单位距离(1cm)内,铅条与其间距形成的线对数,常用线/厘米表示。
  • A. B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vl8xe7.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