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快速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发生机制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257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室性早搏(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自律性(automaticity)、异搏定(verapamil)、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心律不齐(arrhythmia)、镇静剂(sedative)、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双下肢水肿

  • [单选题]快速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发生机制是()

  • A. 儿茶酚胺释放过多
    B. 折返机制
    C. 房室旁路
    D. 心肌细胞内外阳离子的不平衡
    E. 心肌细胞自律性增高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窦性心动过速的治疗主要是()
  • A. 寻找原因与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因
    B. 静注毛花苷C(西地兰)
    C. 给予β受体阻滞剂
    D. 给予维拉帕米(异搏定)
    E. 给予镇静剂(sedative)

  • [单选题]男,36岁,心悸3年,既往体健,查体:BP130/80mmHg,双肺未闻及湿啰音,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心律不齐(arrhythmia),心电图示心室率140次/分,P波消失,代之大小不等的f波,该患者最可能出现的体征是()
  • A. 发绀
    B. 二尖瓣面容
    C. 脉短绌
    D. A2亢进
    E. 双下肢水肿

  • [单选题]下列哪种心律失常的治疗可选用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
  • A. 室性早搏
    B. 阵发性室性动过速
    C. 心房颤动
    D.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E. 心房扑动

  • [多选题]二度Ⅱ型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心电图特点是()
  • A. 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后可出现逸搏心律
    B. 长PP间期与短PP间期之间呈整倍数关系
    C. 长PP间期与短PP间期呈3:1以上倍数关系的为高度窦房阻滞(sinoatrial block)
    D. PP间歇与短PP间歇之间无倍数关系
    E. P波突然脱落产生长的PP间歇

  • [单选题]男,68岁,阵发性胸闷3年,持续加重6小时后突发意识丧失。查体:BP40/20mmHg,双肺呼吸音清。心率32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血清肌钙蛋白水平增高。
  • A. B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rz7o4v.html
  • 推荐阅读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