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注释】
关贸总协定、财政负担(financial burden)、布尔什维克(bolshevik)、以工代赈(work relief)、德意志帝国(german empire)、拿破仑战争(napoleonic wars)、研制成功(successfully develope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福特公司(ford motor company)、苏俄新经济政策(soviet russian new economic policies)
[单选题]1933年3月,英国财政大臣张伯伦说:“仅在几个星期以前,任何注视美国形势的人,只能心怀极其沉重的忧虑。今天有新总统的倡导、勇气和智慧,已经发生了几乎可以说是奇迹般的变化。新的有希望的感觉……正在回到美国人民心中,这种信心正在伦敦引起反响。“奇迹般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A. 美国坚持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B. 干预经济的思想得到国际社会认同
C. 美国根治了资本主义的弊端
D. 美国实行的罗斯福新政初见成效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
[单选题]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如果做鞋或评判鞋的好坏要请教具有专门知识的鞋匠,为什么治理国家和评判政治的好坏却不去请教具有专门政治知识的人,而去请教只具有制鞋、做马具等手艺的人,甚至并无任何专门知识可言的人呢?”实际上表明苏格拉底()。
A. 反对直接民主
B. 反对手工艺人参与国家政治
C. 反对问政于民
D. 反对当时评判政治好坏的标准
[单选题]下列法律条文与“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参议院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出自同一部法律的是()。
A. 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
B.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C.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D. 皇帝有权召集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单选题]著名学者沈固朝在《欧洲书报检查制度的兴衰》一书中写道:“1485年美因兹大主教内伯格……发布禁令,严禁‘滥用’这一‘神赠技术’(指印刷术)。1489年,教廷向所有信徒发布了同样内容的敕令。”上述主教、教廷行为的主要动因是()。
A. 印刷术成为马丁.路德进行宗教改革的工具
B. 印刷术促进了欧洲宗教改革,冲击了教会的权威
C. 欧洲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利用印刷术反对教会
D. 印刷术成为传播反宗教思想的工具,引起教会的恐慌
[单选题]自19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能源消费结构大致经历了煤炭替代传统生物能(木材)、石油替代煤炭以及目前的石化能源为主、多种新能源互补三个阶段,导致“石油替代煤炭”的决定性因素是()。
A. 汽车和飞机研制成功(successfully developed)
B. 电力的广泛应用
C. 内燃机的发明及应用
D.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单选题]伯顿.小福尔索姆在《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一书写道:“1932年当选总统的罗斯福,在执政期间遭逢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大萧条。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下列各项中能为作者观点提供依据的有()。①增加政府的财政负担②美元贬值,加强了与邻国的危机③造成了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④导致1937-1938年失业率猛增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单选题]苏俄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一向与布尔什维克为敌的美国资本家福特在苏俄建成了汽车制造厂,并成为他最满意的生意。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福特企图干扰苏俄的经济恢复
B. 福特为经济利益放弃政治信仰
C. 苏俄放弃布尔什维主义的理想
D. 苏俄新经济政策(soviet russian new economic policies)吸引外国资本
[单选题]《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中写道:“罗斯福及其同僚期待美国从战争中崛起……他们要创建一种可以增进美国利益的世界秩序……美国不能再次规避大国的责任,而应该提供一种创建自由主义国家经济秩序--以自由贸易和稳定的货币汇率为基础--所必需的领导权。”在二战后初期,为“创建自由主义国家经济秩序”,美国倡导建立的组织有()。①世界贸易组织②关贸总协定③世界银行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单选题]1815年,法国与英国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地位的失败,标志着伦敦对巴黎的胜利,标志着伦敦将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而巴黎则不再可能。也许是从1789年大革命的爆发到1815年拿破仑战争的结束这26年的动荡折腾了法国,此后,法国就再也未能重现其往日作为“超级”大国的辉煌,她已经沦为二流强国。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 说明法国往日曾经非常辉煌
B. 分析法国在19世纪初落后于英国的原因
C. 介绍从1789年到1815年法国经历了26年的动荡
D. 陈述19世纪初英、法两国势力的此消彼长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rz6rx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