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某科室共有11人,如果"该科室所有的人都是四川人"、"该科室所有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062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水浒传》(outlaws of the marsh)、马克思主义哲学(marxist philosophy)、客观存在(objective existence)、课堂纪律管理、代表人物(representative)、倒摄抑制(retroactive inhibition)、物质第一性、《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蒲松龄《聊斋志异》、课后复习

  • [单选题]某科室共有11人,如果"该科室所有的人都是四川人"、"该科室所有的人都不是四川人"和"该科室有的人不是四川人"中只有一句是假话,则下列必然为真的一句话是( )。

  • A. 该科室科长是四川人
    B. 该科室科长不是四川人
    C. 该科室只有1人是四川人
    D. 该科室只有1人不是四川人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作家和作品对应正确的是( )。
  • A. 罗贯中《西游记》
    B. 施耐庵《三国演义》
    C. 曹雪芹《水浒传》
    D. 蒲松龄《聊斋志异》

  • [单选题]教师上课时,把实物、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做示范性实验,来说明或印证所传授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叫( )。
  • A. 演示法
    B. 实习作业法
    C. 参观法
    D. 实验法

  • [多选题]小于同学在最近的学习中发现当天学习的内容,如果不及时复习,很快就出现遗忘。那些成绩不错的同学们都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在学习中,同学们还发现早晨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是记忆效果最好的时候,并且在背诵课文时,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背诵的效果最好。阅读以上材料,回答:(1)遗忘有什么规律?(2)如何解释"早晨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记忆效果最好"的现象。
  • A. (1)遗忘的规律包括:①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内容易遗忘,题干中的"如果不及时复习,很快就出现遗忘"体现了这一规律。②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易遗忘,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③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表明,遗忘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④关于遗忘的原因,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逐渐完全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题干中的"早晨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是记忆效果最好"和"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背诵的效果最好"体现了这一规律。(2)遗忘的理论有一种干扰说。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不会消退。干扰说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后摄抑制是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早晨起来学习效果好是因为早晨之前在睡觉,没有前摄抑制,只有倒摄抑制。而有些同学喜欢晚上睡觉之前学习,是因为晚上睡觉前只有前摄抑制,而没有倒摄抑制,因为学过之后就睡觉了。也就是说早晨和晚上只受到前摄抑制或后摄抑制其中一种的干扰,而一天中间学习的材料既受到前摄抑制,又受到后摄抑制的干扰,即受到了双重抑制的干扰。故早晨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记忆效果最好。

  • [单选题]"你最痛苦的时候,窗外有小鸟在快乐地歌唱",这句格言的寓意是思维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A.正确B.错误
  • A. B

  • [单选题]德育目标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及教育者的德育业绩具有( )。
  • A. 认识功能
    B. 扩展功能
    C. 巩固功能
    D. 评价功能

  • [单选题]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 )。
  • A. 教师促成的纪律
    B. 集体促成的纪律
    C. 任务促成的纪律
    D. 自我促成的纪律

  • [单选题]在事实上个人是不存在的,因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生活于人群之中,并且参加社会生活。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 )。
  • A. 社会本位论
    B. 个人本位论
    C. 集体本位论
    D. 阶层本位论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rwrvkv.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