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ARDS患者形成肺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845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肺水肿(pulmonary edema)、功能障碍(dysfunction)、引流术(drainage)、毛细血管(capillary)、胶体渗透压(colloid osmotic pressure)、急性弥漫性腹膜炎(acute diffuse peritonitis)、肺微血管(pulmonary microvascular)、静水压(hydrostatic pressure)

  • [单选题]ARDS患者形成肺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 A. 肺血管收缩、肺动脉高压形成
    B. 肺微血管(pulmonary microvascular)内静水压(hydrostatic pressure)升高
    C. 血液中胶体渗透压降低
    D. 肺淋巴回流障碍
    E. 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临床出现黄疸,呼气有“烂苹果味”,呈嗜睡状,但可唤醒。其症状属于()。
  • A. 肝性脑病Ⅰ度
    B. 肝性脑病Ⅱ度
    C. 肝性脑病Ⅲ度
    D. 肝性脑病Ⅳ度
    E. 不属肝性脑病

  • [多选题]Ⅱ型呼吸功能衰竭的非主要发生机制是()。
  • A. 通气/血流>0.8
    B. 通气/血流<0.8
    C. 弥散功能障碍
    D. 肺动-静脉分流
    E. 肺泡通气不足

  • [单选题]男性,60岁。腹部挤压伤后48小时发生急性弥漫性腹膜炎(acute diffuse peritonitis),急症手术发现结肠穿孔,行穿孔处结肠外置、腹腔引流术。术后T39℃,血压维持在(120~140)/(70~80)mmHg。轻度腹胀,有排气排便。术后第2天尿量由40ml/h逐渐减少至25ml/h。经补液尿量无增加。
  • A. D

  • [单选题]男性,60岁。腹部挤压伤后48小时发生急性弥漫性腹膜炎(acute diffuse peritonitis),急症手术发现结肠穿孔,行穿孔处结肠外置、腹腔引流术。术后T39℃,血压维持在(120~140)/(70~80)mmHg。轻度腹胀,有排气排便。术后第2天尿量由40ml/h逐渐减少至25ml/h。经补液尿量无增加。
  • A. E

  • [单选题]男性,62岁。腹部挤压伤后48小时发生急性弥漫性腹膜炎(acute diffuse peritonitis),急症手术发现结肠穿孔,行穿孔处结肠外置、腹腔引流术。术后发热39℃,轻度腹胀,有排气排便。术后第2天尿量由40ml/h以上,逐渐减少至25ml/h以下,患者神志清楚。经补液仍不见好转。
  • A. D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rvp7w3.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