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2024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康复医学(中级)[代码:348]相关专业每日一练(04月19日)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214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电位差(potential difference)、混合性(mixed)、复极化(repolarization)、比目鱼肌(soleus)、锋电位(spike potential)、外源性凝血途径(extrinsic route of blood coagulation)、“全或无”现象、踝关节稳定性(ankle stability)、始终保持(always keep)

  • [单选题]激素的作用方式不包括

  • A. 旁分泌
    B. 自分泌
    C. 远距离分泌
    D. 神经分泌
    E. 近距离分泌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在人体内将某种物质的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过程是
  • A. 易化扩散
    B. 单纯扩散
    C. 主动转运
    D. 入胞作用
    E. 被动转运

  • [单选题]动作电位或锋电位的产生是细胞兴奋的标志,其特点不包括
  • A. 只出现在受刺激的局部
    B. 传播的范围和距离并不因原初刺激的强弱而有所不同
    C. 可沿着细胞膜向周围传播,直至整个细胞的膜都依次兴奋
    D. 在同一细胞上动作电位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E. 刺激达到了阈强度,再增加刺激并不能使动作电位的幅度有所增大

  • [单选题]血浆APTT明显延长常作为
  • A. 内源性凝血途径凝血异常筛选
    B. 外源性凝血途径(extrinsic route of blood coagulation)凝血异常筛选
    C. 共同凝血途径凝血异常筛选
    D. 纤溶异常筛选
    E. 病理性抗凝物质筛选

  • [单选题]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查中,"在对静脉血流施加一定压力时,毛细血管即可破裂而发生出血点。其数目可反映毛细血管受损的程度"此试验为
  • A. 束臂试验
    B. 出血时间(BT)测定
    C. 凝血时间(CT)测定
    D.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
    E. 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原(APTT)测定

  • [单选题]无法专注于细节
  • A. 注意力缺失
    B. 多动及冲动
    C. 混合性
    D. 未经分类型
    E. 活动量过少

  • [单选题]用来评定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的量表是
  • A. Barthel指数
    B. MMT
    C. Ashworth量表
    D. Glasgow昏迷量表
    E. SF-36

  • [单选题]能够提供患者疼痛的较为准确的位置和疼痛范围的评估方法为
  • A. 人体表面积评分法
    B. 目测类比测痛法
    C. 口述分级评分法
    D. 数字疼痛评分法
    E. 多因素疼痛调查评分法

  • [单选题]影响神经传导的因素不包括
  • A. 年龄
    B. 温度
    C. 身高
    D. 性别
    E. 神经的粗细

  • [单选题]尿潴留
  • A. 电极埋入双侧膈神经上
    B. 采用植入式电极刺激逼尿肌
    C. 女性患者可用阴道电极
    D. 腰大肌
    E. 髂肋肌、最长肌、棘肌

  • [单选题]关于踝关节扭伤的治疗,错误的是
  • A. 牵张训练以增加韧带张力
    B. 损伤24小时内以冷疗为主
    C. 借助平衡板进行本体感觉训练
    D. 急性期后可选择温热量高频电疗
    E. 肌力训练,特别是增加比目鱼肌训练以增强踝关节稳定性(ankle stability)

  • [单选题]中枢性面瘫治疗措施不包括
  • A. 针灸
    B. 物理治疗
    C. 面肌按摩
    D. 鼻饲管进食
    E. 主动运动训练

  • [单选题]冠心病Ⅰ期康复的时间约为
  • A. 3~7天
    B. 1~2周
    C. 3~4周
    D. 1~1.5个月
    E. 2~3个月

  • [单选题]下列关于急性疼痛的分类及病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躯体痛
    B. 内脏痛
    C. 神经病理性疼痛
    D. 是一种疾病
    E. 通常与明确的损伤或疾病有关

  • [单选题]手指分开的肌肉是
  • A. 指浅屈肌
    B. 指深屈肌
    C. 蚓状肌
    D. 背侧骨间肌
    E. 掌侧骨间肌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rnewkv.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