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2024口腔内科学(中级)[代码:354]试题专家解析(04.24)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186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皮脂腺囊肿(sebaceous cyst)、全口义齿修复、鳃裂囊肿(branchial cleft cyst)、共同就位道(common insert path)、磨光面外形(polished surface)、龋失补牙面数、牙髓坏疽(pulp gangrene)、口腔医务人员(dental health personnel)、外形高点(height of contours)、牙周组织炎症

  • [单选题]龋病充填治疗后,出现牙髓性自发痛与牙周性自发痛的主要区别是 ( )

  • A. 引起的原因相同
    B. 对温度刺激的反应不同
    C. 牙髓性痛不能定位,而牙周性痛可定位
    D. 三者都是
    E. 三者都不是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通常不会发生恶变的是
  • A. 囊性水瘤(大囊型淋巴管畸形)
    B. 鳃裂囊肿
    C. 角化囊肿
    D. 皮脂腺囊肿
    E. 甲状舌管瘘

  • [单选题]关于导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导线就是牙冠的外形高点(height of contours)线
    B. 导线就是牙冠最突点的连线
    C. 导线就是牙冠的最大周围线
    D. 导线是指在确定共同就位道后,分析杆沿基牙的轴面转动一周,画出分析杆与基牙轴面最突点的连线
    E. 导线是指牙齿的长轴与水平面垂直,用垂直杆围绕牙冠转动一周,垂直杆与牙冠轴面最突点接触的连线

  • [单选题]根据Kennedy分类法,双侧下颌中切牙、侧切牙、第二、三磨牙缺失属于
  • A. 第一类第一亚类
    B. 第二类第一亚类
    C. 第二类第二亚类
    D. 第三类第二亚类
    E. 第四类第二亚类

  • [单选题]患者,女,59岁,全牙列缺失,全口义齿修复。初戴时检查发现义齿基托边缘未达到唇颊黏膜的转折处,如不修改,造成的主要后果为
  • A. 患者不适
    B. 患者恶心
    C. 不利于义齿的稳定
    D. 不利于义齿的固位
    E. 不利于基托形成磨光面外形

  • [单选题]肯氏四类牙列缺损,义齿最佳就位方向为
  • A. 由前向后
    B. 由后向前
    C. 垂直向
    D. 旋转
    E. 侧向

  • [单选题]可造成牙周组织炎症的因素是
  • A. 烤瓷冠边缘与牙面不密合
    B. 冠修复体颊面形成一定凸度
    C. 修复体与邻牙有接触
    D. 修复体与对颌牙有接触
    E. 正畸过程中的加力

  • [单选题]发生与牙髓治疗缺陷有关者
  • A. 残髓炎
    B. 牙髓坏死
    C. 牙髓坏疽(pulp gangrene)
    D. 牙髓钙变
    E. 牙内吸收

  • [单选题]关于下颌磨牙髓腔形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常3、4个根管
    B. 近中颊舌径大于远中颊舌径
    C. 通常近中根管比远中根管粗大
    D. 颊舌径小于近远中径
    E. 舌侧髓角高于颊侧髓角

  • [单选题]检查某班15岁学生50名,其中患龋病者10人,龋失补牙数为:D=70M=2F=8,龋失补牙面数为:D=210,M=10,F=15,这班学生龋面均为
  • A. 0.8
    B. 1.4
    C. 1.6
    D. 4.2
    E. 4.7

  • [单选题]牙防所的主要牙防工作计划为
  • A. 口腔健康咨询活动
    B. 收集口腔健康基础资料
    C. 口腔资源调查
    D. 制定口腔保健计划
    E. 口腔预防保健措施

  • [单选题]服食四环素,不会引起令人注目的牙着色的年龄是
  • A. 3~4岁后
    B. 4~5岁后
    C. 5~6岁后
    D. 6~7岁后
    E. 7~8岁后

  • [单选题]全口义齿修复要求获得
  • A. 功能印模
    B. 解剖式印模
    C. 加压印模
    D. 减压印模
    E. 均匀性印模

  • [单选题]口腔医生比护士感染HBV的危险性大的原因是
  • A. 医生需向患者询问病史
    B. 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小
    C. 医生经常与患者的唾液接触
    D. 医生经常与患者握手
    E. 医生自身抵抗力差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rne8p3.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