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卫生管理(副高)2023试题解析(10.08)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493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肝功能障碍(liver dysfunction)、关系密切、心功能障碍(cardiac dysfunction)、人口总数(total population)、抗生素抗感染、卫生工作者(health workers)、抗生素类药物(antibiotic drugs)、肝肾功能障碍(hepatic renal dysfunction)、传染源管理、个人卫生习惯(personal hygienic habits)

  • [单选题]进行暴发调查的首要工作是( )

  • A. 计算各种罹患率
    B. 形成病因假设并检验假设
    C. 核实诊断
    D. 扑灭疫情
    E. 制定防治措施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与队列研究的主要相同点是( )
  • A. 均是分析性研究
    B. 均是前瞻性研究
    C. 均是回顾性研究
    D. 均是实验性研究
    E. 均是描述性研究

  • [单选题]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暴露标志和效应标志是结合疾病的不同阶段和研究需要确定的;根据研究目的不同,许多情况下,一项生物标志( )
  • A. 作为暴露标志就不能作为效应标志
    B. 作为效应标志就不能作为暴露标志
    C. 有时作为效应标志,有时也可作为暴露标志
    D. 可以同时既是暴露标志又是效应标志
    E. 只是作为暴露标志

  • [单选题]以下哪项不是间接接触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
  • A. 加强传染源管理,严格消毒制度,注意个人卫生可以减少传播
    B. 病例一般呈散发或家庭聚集性
    C. 流行过程缓慢,全年均可发病,无明显季节性高峰
    D. 个人卫生习惯(personal hygienic habits)不良和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发病较多
    E. 急性发病有季节性和地区性特点

  • [单选题]在病因学的发展中,“特异性病因学说”的产生是由于( )
  • A. 人类疾病谱的变化
    B. 微生物学的创立
    C. 生态学与病因学关系的建立
    D. 疾病与环境关系的建立
    E. 充分病因学说的创立

  • [单选题]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 )
  • A. 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
    B. 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
    C. 人口总数自然增加或减少
    D. 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
    E. 存活时间长短

  • [单选题]用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的静脉采血量一般为( )
  • A. 1ml以下
    B. 1~2ml
    C. 2~3ml
    D. 3~5ml
    E. 5ml以上

  • [单选题]社会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它相对于自然环境又被称为( )
  • A. 机体外环境
    B. 机体内环境
    C. 物质环境
    D. 非物质环境
    E. 其它

  • [单选题]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应当符合以下要求,除了( )
  • A. 应当是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
    B. 可以部分在市场销售
    C. 必须按照规定进行质量检验
    D. 凭医师处方在本医疗机构使用
    E. 不得在市场销售

  • [多选题]下列哪些药品禁止在大众媒介发布广告( )
  • A. 粉针剂
    B. 大输液
    C. 已批准的保健药品
    D. 非抗生素抗感染药
    E. 抗生素类药物(antibiotic drugs)

  • [单选题]下列各证中,一般不见面色白的是( )
  • A. 气虚证
    B. 血虚证
    C. 寒证
    D. 阴虚证
    E. 阳虚证

  • [单选题]与水湿痰饮形成关系密切的因素是( )
  • A. 心肺脾功能障碍
    B. 肺脾肝功能障碍
    C. 脾肝肾功能障碍(hepatic renal dysfunction)
    D. 肝肾心功能障碍
    E. 肺脾肾功能障碍

  • [单选题]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健忘,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者,属于( )
  • A. 心脾两虚证
    B. 心血亏虚证
    C. 脾气亏虚
    D. 气血亏虚证
    E. 脾肾亏虚证

  • [多选题]属于补益剂的是( )
  • A. 炙甘草汤
    B. 六味地黄汤
    C. 一贯煎
    D. 归脾汤
    E. 牡蛎散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rn4y39.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