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典考网

“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

  • 下载次数:
  • 支持语言:
  • 864
  • 中文简体
  • 文件类型:
  • 支持平台:
  • pdf文档
  • PC/手机
  • 【名词&注释】

    《人民日报》(the people ' s daily)、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constructing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 ...)、世界观和方法论(world outlook and methodology)、党和国家、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历史的创造者(makers of history)、从实际出发(from actual conditions)、15个副省级城市(15 vice provincial cities)、尊重客观规律(respecting objective law)、作用于社会(act on social)

  • [单选题]“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这两句唐诗蕴涵哲理A()

  • A.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创新不可守旧
    B. 发展就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
    C.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 新出现的事物变化总比旧事物优越

  • 查看答案&解析 查看所有试题
  • 学习资料:
  • [单选题]"虽然不言不语,叫人难忘记,那是你的眼神,明亮又美丽……"当年蔡琴在演唱这《你的眼神》时,就曾以特有的韵味打动过无数听众,在"我是歌手"的电视节目上,林志炫以不同以往的方式演唱此歌,诠释经典,再次让人如痴如醉。由此可见,文化表演应该()。①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②倡导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③立足于满足市场需求④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
  •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 [单选题]印度教授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颗生长了50年的树,按市场木材价格大约300美元,但从它产生氧气、减少污染、保护水土,作为鸟类栖息地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启示我们要()。
  • A. 承认事物存在的客观性
    B. 转变观念以改变客观规律
    C. 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D. 重视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 [单选题]党和国家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
  • A. 基本实现现代化
    B.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 全面实现科学发展

  • [单选题]每年5月,英格兰海威考姆勃郡都会举行一次传统而独特的“市长议员称体重”典礼仪式。这给我们的启示在于民众的满意度是衡量官员政绩的重要标准。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 A. 我国的党员干部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
    B.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 人民群众的世界观总是正确的

  • [单选题]2007年5月25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管理哲学应从管理实践的现实需要出发,构建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模式。这说明()
  • A. 哲学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B. 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 哲学和管理实践总是一致的
    D. 社会实践决定哲学的产生

  • [单选题]2007年9月,某县农林局为应付上级部门检查,便用油漆涂绿荒山搞绿化,绿漆“绿山”,被当地村民质疑为忽悠上级的“面子工程”。砍了树,毁了山,居然还能想如此法子遮人眼目。这一做法()
  • A. 把握了事物运动的规律
    B. 说明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C. 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from actual conditions)、实事求是
    D. 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 [单选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了()
  • A. A.必须善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B.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C.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D.人的能动作用受客观条件制约

  • [单选题]"锲而不舍"的哲学寓意是()
  • A. A.做事往往有两种相反的结果出现B.主观能动性决定办事的实际效果C.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必须有良好的精神状态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respecting objective law)为基础

  • [单选题]2008年7月我国曾对15个副省级城市(15 vice provincial cities)的公共环境、公共秩序、公益行动等文明指数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公布后,促进了社会文明建设。这说明()
  • A. 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B. 城市文明建设要突出地方特色
    C.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act on social)存在
    D. 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 本文链接:https://www.51bdks.net/show/qkq0g0.html
  • 推荐阅读

    必典考试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